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結束二個多月的三級警戒,全台降級之後,不少悶了好一陣子的民眾,總算盼到能出外運動的機會,但炎炎夏日下民眾若要到戶外運動,仍須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如果不想因為戴了口罩反而造成身體負荷,甚至暈眩、呼吸急促,國健署提供在戶外配戴口罩運動的5大重點最好照做。
三級警戒期間,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台灣不少民眾的身體活動量都降低,或者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而居家運動,卻覺得居家運動的強度不如以往。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防疫期間,民眾若要到戶外運動,仍須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這已成為保護自己和他人避免感染的必要條件,且由於新冠肺炎屬於可經由人與人接觸、飛沬、環境等媒介傳播的疾病,配戴口罩才可以減少運動中病毒的飛沫與可能的氣溶膠傳播風險。
戴口罩運動真的不舒服。但為了兼顧防疫與運動安全,國健署提供在戶外配戴口罩運動的5個重點如下:
1.選擇透氣口罩:夏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臉部水蒸氣與汗水會使口罩防護的時間縮短、口罩與臉部密合度變差。建議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口罩,出門前多帶一個口罩備用,若口罩濕掉需要適時的更換。
2.調整運動強度:以低強度活動開始,或比平常更低的強度進行運動,再視個人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的類型、強度及次數,避免超出個人的負荷。
3.注意個人症狀:若出現暈眩、頭暈和呼吸急促症狀,建議應停止運動。若症狀持續未消失,應休息並取下口罩。
4.評估身體狀況:若有肺部相關疾病,應事先諮詢專業醫師的運動建議。
5.避免熱傷害:選擇透氣排汗衣物並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cc)。
國健署強調,從事各項運動或身體活動時必須符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的社交距離指引:在非特定人場所,室外的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因此建議,在國內疫情警戒降級時,國人應在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原則下,依疫情指揮中心規範適時配戴口罩從事運動健身,兼顧防疫跟健康。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台南開第一槍「疫苗護照免梅花座」 陳時中下令2周內開會定案
完整保護力也躲不過Delta! 40歲台男在美挨過2針BNT、返台一樣確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