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3成增至6成 擔任警察、老師不遜色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3成增至6成 擔任警察、老師不遜色
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3成增至6成  擔任警察、老師不遜色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思覺失調症的發生率約有1%,多數人在15到30歲發病,導致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成為「失去原有人生」的一群,不過,國內醫師臨床觀察,近年來受惠新藥物問世,思覺失調症患者經穩定治療下回歸社會的比率,已經可以從過去的僅3成,增加到樂觀估計上看6成,不少人甚至能擔任好老師、警察等工作崗位。

21歲的小琪(化名)是國立大學的高材生,卻在上大學後便出現脫序行為,曾經裸體在街上奔跑、總感覺身邊的路人要傷害她,內心恐懼不已,家人陪同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治療過程中,一度病情反反覆覆,所幸在新型藥物治療下,不再有幻聽、妄想等困擾症狀,期待要重回校園完成學業。

這就是花蓮慈濟醫院感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口中典型的例子,他強調,打破過去僅有3成患者有機會回歸社會的治療瓶頸,在口服及長效針劑等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甚至最新血清素與多巴胺調節劑的幫忙下,患者可以因此保留更多的機能,減少情緒困擾,讓順利回歸社會的比例,樂觀上看6成以上。

不只吃藥一件事,陳紹祖強調,思覺失調症患者面臨的還有來自心理、環境的各種壓力,尤其,來自於社會的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所以往往還得搭配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行為治療、產業治療及社會復健計畫等非藥物治療方式,才能發揮最好效果。

金鐘獎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獲得社會上許多人注目,也開始重新調整看待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刻板印象,但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皆有攻擊性行為、無法正常工作的汙名化仍根深柢固。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直言,自己就診治過不少擔任警察、老師工作的患者,經治療後十分穩定,生活一切如常,工作表現也不輸人,但就是不敢讓人知道病情,擔心只要一曝光,工作馬上不保。

邱南英說,思覺失調症不只成因複雜,除了遺傳,濫用大麻、懷孕期間病毒感染或腦傷等,皆可能致病;症狀也同樣多元,除了一般人熟知的聽幻覺、妄想等等正性症狀,還承受著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清極懶散等負性症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認知相關症狀,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和胡言亂語、混亂怪異行為的解組症狀。

邱南英呼籲,除了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囑,接受追蹤之外,如果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患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使他們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5天才上一次廁所? 當心便祕體質可能誘發子宮肌瘤

中秋烤肉暴肥?4大地雷 百頁豆腐、吐司「隱形炸彈」最害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