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孩子一同操作 可提升洗手意願及動作確實度。(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帶著孩子一起洗手,可以提升孩子洗手意願及動作確實度,防疫更確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宋季純更提醒家長,洗手的時機有兩大時間點,一是摸完髒汙處後,包括玩完玩具、翻閱書籍、摸扶手門把、使用電腦手機、上廁所、打掃環境等,一是要碰相對乾淨處,如食物、身體、寢具之前,藉以區隔不同的表面。
醫師提醒,洗手最好由家長以身作則,全家一起操作,以提昇洗手意願和動作確實度,出門在外能溼洗手就溼洗手,設備有限才用乾洗手代替,但搓揉時間一樣要足20秒。
宋季純表示,其實防止疾病傳播的原則很簡單,就是「依照風險做區隔」,他形容像是水果依照大小分級裝箱一樣,盡量區隔乾淨與染汙的物品、有症狀與沒症狀的人,只是具體措施需要依據場所與對象做一些細部調整。
室外到室內、從頭到腳,防疫措施都有一套SOP可以遵循,宋季純建議,從戶外返家或放學後,要先將全套衣物換下並洗手,再接觸家中環境。對於愛用手口探索環境的幼兒,則要把環境清潔視為手部衛生的延伸,減少家中不必要的物品堆置;常接觸的地面、桌面、牆面用稀釋漂白水擦拭。
家長也要篩選玩具種類,以可肥皂水洗、可烘乾日曬、或可耐酒精或漂白水消毒的材質為主;另外對頭髮較長的孩子可考慮適度修剪或束起,降低頭髮接觸物品或不自覺碰臉的機會。
宋季純說,由於飛沫會透過噴嚏、咳嗽、講話等動作產生,飛行範圍約1公尺內,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環境可能會停留更久,因此居家和學校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到室內擁擠的場合,例如到親子館、地下室、出席喜宴、逛擁擠的大賣場等,無法避免時也要全程正確配戴口罩。並提醒孩子與同學、玩伴保持安全距離,特別是對方有症狀時。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柯酸口罩不夠「假日不呼吸了」 陳時中:問題不在總量、在於分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