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乳癌治療技術進步,患者接受治療期間旁人甚至察覺不出來。(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接受乳癌治療,照樣可以工作上班、甚至連同事都察覺不出來妳有什麼變化,沒錯!顛覆過去乳癌患者手術後「少奶奶」的宿命,甚至化療必定掉髮的刻板印象,國內乳癌名醫、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說,受惠於整形式保留手術及溫和化療,現今的乳癌治療已能徹底抹去患者對外觀的擔憂。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首位的癌症,醫界觀察,近二十年來,更出現兩大負面趨勢,一是人數不斷成長,每年有超過1萬3千人罹患乳癌;其次是乳癌年輕化,未滿40歲者占比增加。
林金瑤表示,除了飲食西化之外,台灣人偏好油炸雞排、含糖飲料的特殊國民口味,加上習慣用各類塑膠容器來裝熱食,推估都可能是促使乳癌年輕化的禍首,以台中慈濟醫院為例,40歲以下患者就超過1成。
所幸,相較於年長的乳癌患者,年輕型的乳癌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高,只不過仍希望盡量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多數都會向醫師提出「可以繼續工作」、「不要掉髮」等等的條件,而這些過去看似辦不到的要求,多虧了現代醫藥技術的長足進步,已經可以實現。
林金瑤舉手術為例,就有能兼顧美觀的整形式保留手術,在局部切除腫瘤後,再利用自體剩下、健康的乳腺組織轉位補填回去,有別於過去還得在身上其他的部位「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或者可利用內視鏡手術,同步達到切除與植入的目的。
至於過去常令乳癌患者聞之卻步的化療,藥物進展更大。林金瑤指出,臨床乳癌化療主力為「小紅莓(Doxorubicin)」藥物,過去由於高濃度的藥物直接釋放到血液中,副作用高,幾乎有9成患者會出現肉眼可見的明顯掉髮問題,但最新第三代小紅莓藥物利用微脂體包覆,延緩藥物在血液中的清除速度,讓藥物作用的時間可更穩定、長期釋放 ; 因微脂體的大小比較容易能穿過腫瘤新生血管壁的漏洞,增加藥物在腫瘤組織的濃度,並且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破壞, 也使副作用可謂被完全逆轉,僅有不到1成的人有掉髮問題。更重要的是,微脂體包覆的技術同時讓小紅莓藥物可能對心臟產生的毒性、累積性傷害,一舉大幅下降,只要定期追蹤,即能夠更加放心的抗癌,醫師可依照個人實際狀況評估用藥,降低乳癌患者因副作用而停藥的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林金瑤提醒,定期篩檢是面對乳癌唯一的保命之道,建議女性不但平時應每月在家自我乳房檢查,檢視是否有硬塊、乳頭異常出血或分泌物之外,30歲後更應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40歲後則每1到2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