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藥的核子醫學掃描(下),與電腦斷層同側病灶(上)明顯顯影。(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0歲的卡車司機,10年來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卻始終控制不好高血壓,一天突然嚴重頭痛、全身無力,就醫才發現原來左邊腎上腺有一顆1.2公分大皮質醛酮瘤,診斷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導致次發性高血壓,經手術切除腫瘤後,血壓才維持穩定不需再服藥。
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張嘉暉表示,檢查發現男子有低血鉀現象,疑似內分泌高血壓,進一步抽血檢驗醛固酮、皮質類固醇及兒茶酚胺等荷爾蒙,確認醛固酮過多。
張嘉暉指出,高血壓患者大部分屬於「原發性高血壓」,通常是多發性因素導致,如鹽分攝取太多、壓力、酒精、肥胖、遺傳、環境因素、年紀及血管硬化等;另有約1成則是「續發性高血壓」,可以找到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如內分泌腫瘤、腎動脈狹窄、先天性動脈血管疾病、服用影響血壓升高的藥物等,只要及早去除或對症治療,有機會恢復正常血壓值及改變高血壓病患預後。
其中「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是「續發性高血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好發在30到60歲,且往往在有高血壓6、7年後才被診斷出來。
張嘉暉說,腎上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與激素,當腎上腺出現皮質腫瘤時,可能導致醛固酮或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就容易發生頑固性高血壓或高血糖,就算用上多種降血壓、降血糖藥物仍不易控制。
此外,病人還會出現低血鉀相關症狀,包括:心悸、手腳麻痺、肌肉無力、口吐白沫甚至癱軟昏倒。
張嘉暉強調,若有上述症狀需篩檢內分泌高血壓,國內外治療準則為先抽血篩檢陽性接著施行腎上腺電腦斷層掃描,再以侵入性的腎上腺靜脈採血或非侵入性的核子醫學掃描,確認腫瘤真的分泌過多荷爾蒙,而為避免干擾檢查結果,過去檢查前必須停用或換用其他降血壓藥物數周至1個月以上,得承受血壓飆高的風險;而腎上腺靜脈採血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血管破裂出血、血腫或血栓等併發症。
而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十多年來已為30多位患者以「不停、不換藥」的方式,進行核子醫學掃描,張嘉暉強調,88%經手術切除腫瘤後已減藥或不需再服藥,檢查準確度高又兼顧病人安全,唯少數患者的核子醫學掃描影像模糊,或無法分辨病灶在哪一側的腎上腺時,仍需進行標準化腎上腺靜脈採血。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相關新聞»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