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血便就不需要篩大腸癌? 50歲後快扭轉錯誤觀念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沒血便就不需要篩大腸癌? 50歲後快扭轉錯誤觀念
沒血便就不需要篩大腸癌?  50歲後快扭轉錯誤觀念

▲國健署呼籲「偵測大腸癌,一管『便』知有沒有!」。(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只要腸胃道沒有不適,沒有血便,就不需要做大腸癌篩檢嗎?可別被錯誤觀念害了健康。國健署今(21)日公布數字,強調受惠大腸癌篩檢效果佳,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2年下降,尤其大腸癌初期通常無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病況往往相對複雜,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只要50歲後就得把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1年高居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統計資料,大腸癌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一路開始攀升,從每10萬人有37.4人;到民國105年每10萬人有41.3人,每年約1.5萬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實證證明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經由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大腸瘜肉),並經切除後可以降低死亡率;而台灣大學團隊分析癌症相關資料庫,更顯示50到69歲符合大腸癌篩檢的民眾已降低大腸癌死亡率達7%,可見國內推動糞便潛血檢查成效顯著。

不過,現階段國人篩檢率僅有4成,且男性大腸癌的篩檢率比女性低。王英偉提醒,符合篩檢的民眾應善加利用國家提供的糞便潛血檢查,別小看這小小一管,定期篩檢可遠離腸癌。

國健署分析即顯示,自全面推動大腸癌篩檢以來,大腸癌標準化發生率從104年起已連續2年下降,比較105年與104年數據,降幅約4%,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癌(0期及1期)可高達9成4;而及時接受治療,早期癌5年存活率達8成5。

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健署目前提供50至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的套管後,再送至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若篩檢為陽性,則需至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確認診斷,並定期追蹤,配合醫師治療。

照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相關新聞»

【有影】血尿、腹腫、腰痠三大凶兆… 無聲「腎癌」上身治療有進展了

傳統藥局也搞人工智慧 「人臉辨識」帶出民眾用藥紀錄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