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抗癌真正奪命關鍵 醫曝台灣人多有「鴕鳥心態」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抗癌真正奪命關鍵 醫曝台灣人多有「鴕鳥心態」
【有影】抗癌真正奪命關鍵 醫曝台灣人多有「鴕鳥心態」

▲癌症復發或轉移,醫師強調千萬不要有鴕鳥心態放棄治療。(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新發生罹癌人數超過10萬人,根據統計,真正奪命關鍵往往發生在癌症復發及轉移後,國內臨床觀察就發現,不少癌症患者一聽到復發惡耗,往往陷入二次抗癌的鴕鳥心態,以肺癌復發患者為例,每10個就有2人放棄治療,但醫師強調千萬別自己嚇死自己。

門診就有一名55歲婦女,確診肺癌時已經是三期,一開始用標靶治療,在治療期間卻發現腦、骨多重轉移,且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醫師建議改用化療,但她心想「明明就有規律治療,為什麼癌症還會轉移」?情緒遠比初次發現罹癌時更強烈,直到專業醫療人員協助下,才回頭繼續接受治療。

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強調,許多人一聽到罹癌,感受就是人生沒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新發罹癌的10萬人中,有5到6萬受惠於日新月異的醫療選擇可以被治癒,儘管很可惜仍有些人無法治癒,卻可以透過專業團隊的照顧走完復發的這一段路。

尤其,癌症患者的憂鬱程度會影響治療效果,因研究發現,有憂鬱症狀與幾乎沒有憂鬱症狀的癌症患者相比,憂鬱癌患的死亡率高出30%。而癌症的復發轉移和疼痛感,正會加劇癌症病人的憂鬱情緒和症狀。

馬偕醫院肺癌個案管理師蔡青芬以肺癌患者為例,幾乎有1至2成的患者在面臨癌症復發或轉移時,第一時間乾脆放棄治療,只因為擔心後續經濟上無法負擔,或對化療的副作用有恐懼感,也有人忙於處理自己後事而無暇更無心治療。

謝瑞坤指出,當病人發現癌症復發、轉移後,多數會再次出現面對死亡的威脅感,與必須重新治療的焦慮感,這兩種情緒都會加深病人不願面對正規治療的鴕鳥心態,甚至病急亂投醫,誤信偏方,反而會延誤治療增加死亡率;但只要積極治療,確認是否真復發?局部還是癌末?謝瑞坤強調,透過醫療團隊的介入管理仍有助於生活品質。

謝瑞坤說,在復發轉移的治療選項中,並不是只有化療藥物的單一選項,以女性最大宗的乳癌為例,從去年開始乳癌HER2陰性患者也有口服標靶抑制劑的出現,能幫助復發轉移晚期乳癌患者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積極治療仍有機會。

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今(24)日也推出《看見希望,與癌同行》衛教影片,希望能藉此提醒復發轉移與晚期的癌症患者,善用醫療資源,透過正規醫療管道持續接受治療,讓二次抗癌的路上不孤單。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