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讓肥胖、代謝症候群以及三高慢性疾病等的威脅性越來越大,尤其,醫界臨床觀察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目前已逐漸成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營養師建議,要揮別惱人的脂肪肝困擾,首重運動、減重與飲食的生活型態改變3大黃金定律。
統計顯示,在台灣,隨著肥胖、三高慢性疾病及代謝症候群人口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也日益嚴重,原因恐與胰島素阻抗等有關。
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蔡珮瀅表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未過量飲酒,以及沒有肝炎、藥物所造成的肝臟脂肪病變,肝臟脂肪堆積5%以上,可能使得肝硬化與肝癌風險大大增加。
想要甩掉脂肪肝,蔡珮瀅強調,以運動、減重、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的黃金三角最為重要,2017年歐洲肝臟研究學會便提及運動有助於減少20到30%肝臟脂肪、減重有助減少80%的肝臟脂肪,而地中海飲食則有助降低35%的肝臟脂肪。
運動的目的,在降低胰島素阻抗、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提升好的膽固醇。專家建議,運動強度至少是中等強度的有氧或阻力運動,如健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爬階梯、跳繩等,每天30分、每周5次以上,每周至少達150分鐘。
至於體重管理部分,體重下降5%可以改善肝臟脂肪病變,下降7至10%可改善肝臟脂肪發炎及纖維化;醫界建議減重速率每周下降0.5至1公斤為宜。
蔡珮瀅指出,飲食型態則建議以低熱量的地中海飲食為主,可降低胰島素阻抗、改善脂肪病變及纖維化,其飲食特色在於以新鮮食物為主,減少加工製品,並搭配天然香草調味,減少鹽分使用。
營養師列舉,像蔬菜、水果、豆類等,富含類黃酮、類胡蘿蔔素、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可抗氧化、抗發炎、減少肝臟脂肪堆積;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雜糧類可抗發炎、調整腸道菌叢、增加胰島素敏感度;動物性蛋白質以魚類、海鮮為主,並以初榨萃取的橄欖油及堅果為油脂來源,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抗發炎、抗氧化、減少胰島素阻抗及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