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瘦小、骨骼纖細的人較易罹患骨鬆,平衡感也不好,常容易跌倒。(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2歲的張阿嬤,日前一陣咳嗽襲來,不小心跌坐在椅子上,沒想到這一坐竟痛到流淚,就醫檢查診斷為腰椎壓迫性骨折,全因骨密度只有-3.5,骨質嚴重缺乏,必須穿上背架且接受藥物治療。國內醫師觀察門診病患,更歸納出有2類人骨鬆、骨折風險特別高。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多年觀察門診的骨鬆個案,即初步發現,包括:個子瘦小、骨骼纖細的人較易罹患骨鬆,平衡感也不好,常容易跌倒,另外,急速減重也會造成骨質密度流失,增加骨折風險。
尤其,駝背是骨質疏鬆的前兆。釋高上指出,女性一過35歲,骨量會以每年1至2%的速度減少;50歲更年期之後,更會以3至5%的速度快速下降,骨骼無法維持正確的姿勢,逐漸出現駝背、壓迫性骨折和姿勢不正的現象。
一旦因為骨鬆發生更嚴重的髖部骨折,不僅行動力下滑,根據統計顯示,1年內死亡率更高達15%,相當於晚期乳癌患者經治療後1年內的死亡率。
釋高上提醒,跌倒時如果慣性用手去撐,會造成手腕(遠端橈骨)及肩膀(近端肱骨)骨折;若髖部著地會造成股骨近端如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或骨盆骨折;若跌坐在屁股上,最常見是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生活習慣影響骨質強度,釋高上強調,抽煙喝酒、停經後太瘦、不運動、鈣不夠,且如果父母曾發生骨折,特別是髖骨骨折,個人罹患骨鬆風險也會提高。想要避免骨鬆,平時應多吃優酪乳、小魚干及牛奶等含鈣食物,多運動,最好每天曬太陽,只要約巴掌大的皮膚面積,在太陽底下曬個10到15分鐘,維生素D的攝取量就足夠了,一旦有骨質疏鬆徵兆應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