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科醫師的「排毒」觀點就是重建健康的飲食觀念。(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在人重視養生,對「排毒」兩個字都不陌生,但到底什麼是「毒」?又要怎麼「排」才對?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就分享毒物科醫師觀點,說穿了不必多花冤枉錢,只要做到每日五蔬果、均衡飲食,多喝水,加上多運動,自然就有「排毒」效果。
健康「排毒」,第一點要做每日五蔬果、均衡飲食,姜至剛說,食物中的維生素,可以當成代謝性的酺酶,而均衡飲食可以讓這些微量維生素較充足,讓代謝更為順暢,即使吃入塑化劑,體內自動就會啟動解毒模式將它排出。
再來就是多喝水,因為充足的水分可將水溶性毒物從體內一舉排除;最後則是多運動,運動帶動的收縮與舒張的幫浦效果,可加速靜脈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的回流,加速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更健康。
姜至剛指出,一般人口中的「毒」,指的是身體內的代謝廢物,屬於細胞運作老化正常代謝的過程;另一種則是外來的毒素。毒物又分成水溶性跟脂溶性兩類,水溶性毒物可透過腎臟代謝,然後以尿液、汗水排出體外,脂溶性毒物則透過肝臟、膽道系統代謝,最後以糞便排出體外。
坊間SPA、瑜珈館會不少都標榜「幫助身體淋巴排毒」的功效。不過,姜至剛強調,目前關於淋巴引流的科學實證指出,淋巴結若受損,恐導致引流不佳,出現水腫,所以,淋巴引流與排毒之間,從目前實證醫學的觀點來看,仍是一種虛無飄渺的關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資料提供:台大醫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