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賽的開端:史上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升空60年 - 匯流新聞網

LIFE

太空競賽的開端:史上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升空60年
  • 字級
太空競賽的開端:史上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升空60年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有容 / 綜合報導

臺灣在今(2017)年終於送了第1顆自研發人造衛星「福衛5號」上太空,而今年也是人類歷史上首顆人造衛星,蘇聯籍的史普尼克1號(Sputnik 1)發射60周年。史普尼克1號不僅僅是近地軌道第1個人造衛星,更正式揭開美、蘇近20年太空競賽的序幕。

冷戰時期,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於哈薩克的發射場,也就是現在的拜科努爾太空中心,無預警地將史普尼克1號發射上近地軌道。此舉嚇壞了在2年前宣布將發射人造衛星的美國,導致華爾街小型股災和政府的惶恐。美國政府為此在隔年立刻批准成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更提供大量經費給相關科學家。不過,在美國的載人上太空「水星計畫」成功之前,蘇聯於1961年搶先一步送太空人到近地軌道,再下一城。

直到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和奧爾德林於1969年7月登陸月球,美國才回到領先地位,並且讓太空競賽進入高潮。整個太空競賽在1975年兩國太空人於近地軌道上相遇並握手,才終告結束。

為了取得領先,美國和蘇聯在這些年都因測試或任務意外損失許多人才,有14位在期間犧牲的美、蘇籍太空人的名字被刻在紀念牌上,送上月球。

而史普尼克1號,這顆直徑約60公分寬、只有83.5公斤的小人造衛星,為科學家帶來了高空大氣層密度的資訊,以及在電離層傳遞無線電波的資料,另外也證實了隕石的極端高溫。其在升空幾個月後、1958年初,脫離原本軌道墜入大氣層,總共繞地球6000萬公里。

然而曾經輝煌一時的蘇聯,到現在的俄羅斯,似乎在太空領域已經失去其強者地位。事實上太空競賽一開始的目的,和軍事有密切關係。現在,俄羅斯可能已經找不到更多其他的理由發展航太科技。

消息來源:Forbes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攝自網路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