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洪雅筠、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台灣電動機車市場在光陽和Gogoro兩大業者努力下,生機勃勃,前景看好;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最近接受一連串國際媒體專訪時,一改過去沈穩低調的風格,透露他的下一步是「要讓光陽成為第一個會賺錢的電動機車」,短短一句話,看似簡單,背後卻是翻天覆地的產業變革。究竟背負著家族傳承使命的他,要如何帶領老字號的光陽,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打造第一個會賺錢的電動機車王國?
提到電動機車,消費者心中想到的第一品牌不是光陽就是Gogoro,到底誰是真正的台灣電動機車王?有人說要看第三家業者,三陽(SYM)。
三陽8月加入電動機車大戰,現正評估是要加入Gogoro或光陽陣營,或是自己發展出另一套模式?這使得已經開打的電動機車大戰,戰況更加複雜。然而,無論是能源公司或是傳統機車業者,究竟要如何靠著電動機車獲利?
電動車獲利模式未明!光陽怎麼賺錢?
台灣電動商用車聯盟理事長陳仁達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專訪時指出,光陽和Gogoro這兩家公司雖在策略、充換電模式上,駛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同樣的是,這兩間企業都是「投入越多賠越多」。
放眼全球,電動車的「燒錢模式」以特斯拉(Tesla)最為知名,2017年特斯拉每小時燒掉48萬美元,當特斯拉陷入Model 3生產地獄時,情況更是慘烈,直到2018年下半年Model 3量產上軌道,情況才稍微減緩。
回到台灣,以電動機車先行者Gogoro為例,2015年時獲得18億元國發基金及國內知名企業家包括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人投資,去(2017)年中又完成第三輪融資取得90億元資金,接著陸續發行40億元無擔保公司債,看似已在電動車大戰正式開打前期就已「站穩腳步」。
但事實並不然。Gogoro雖有大筆資金湧入、電動機車銷量也快速成長,但新車銷售毛利卻偏低、甚至有「賠錢賣」的情況,Gogoro執行長兼創辦人陸學森便曾坦言,「從來不打算賣車賺錢」。
相對地,光陽雖然準備已久,但在上市的速度上是「後發者」,今年才大舉進入電動機車市場,要如何獲利,格外受到外界關注。柯勝峯幾度被問到「光陽銅板價」時,解釋了他所規劃的,要讓光陽靠電動車獲利的藍圖,與其說他想的是賺錢,不如說先做到「不虧錢」。
柯勝峯舉出日產Leaf電動車可在2018年可以開始賺錢為例,直指這是「非常大的突破」,同時透露若光陽在明(2019)年做到6萬台「是有賺錢的」,更重要的是──能追平Gogoro 3年的成績。
光陽新商業模式 要讓電動機車不再是一件「虧本生意」
柯勝峯在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專訪時提到,他要讓光陽成為「電動車的Game Changer」,在台灣電動車市場近年幾乎已被創立不到十年的Gogoro佔去半壁江山的此時,擁有光輝歷史卻也可能是另一種包袱的老牌子光陽,卻敢宣告進軍全新市場而且還要做「電動車的Game Changer」,這勇氣從何而來?
當光陽的電動車銅板價方案出爐時,複雜的方案讓部分消費者大呼看不懂,也有人認為,光陽是急於想與Gogoro分一杯羹,才急著推出電動機車;與Gogoro換電全然不同的充電模式,對於已經被Gogoro早一步教育過的消費者來說也很陌生。
但時間會證明一切,光陽的每一步策略都經過無數的思考和抉擇。細看光陽的定價方案與充電模式,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商業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在消費者能接受的範圍內,讓電動車不再是一件虧本生意。
柯勝峯曾指出,「換電模式」與生俱來會產生多餘的成本,消費者往往得負擔1人份以上費用,而光陽月租299騎乘1,000公里,消費者只需一顆電池在家充電,並單單負擔一天騎乘的費用即可;若消費者某月有里程需求或出國遊玩沒有騎車,也不會有多的追加費用。
再加上光陽採取的模式是當消費者需要更換電池時,車廠才會查看里程紀錄,因此一年1.2萬公里是不用另補費用的,此種從寬計算的模式,為的就是要減輕對價格敏感的二輪車消費者的負擔。
▲《CNEWS匯流新聞網》彙整光陽的3種收費模式,若消費者選擇充電站服務、橘色租賃電池服務,僅需「銅板價」即可,盼能減輕消費者的負擔。
從無到有 vs 老牌轉型 Gogoro與光陽有各自的瓶頸要突破
雖然電動車大戰蓄勢待發,但無論是「從無到有」的Gogoro或從老牌車廠「努力轉型」的光陽,其實都還有各自的挑戰與瓶頸得突破。
1. 換電、充電模式都靠業者自己來 雙雙燒錢
參觀過全世界電動車產業的台灣電動商用車聯盟理事長陳仁達告訴《CNEWS匯流新聞網》,做電動機車其實很燒錢,甚至「投入越多賠越多」,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政府有關。
陳仁達說,「基礎建設沒有做的情況下,任何的交通工具要發展都很困難。譬如說,它需要軌道你(政府)就要有軌道、它需要馬路你就要有馬路,過去油車有加油站,加油站不用我們(車廠)自己出錢,現在充電、換電也好卻都要自行負擔。這理論上都是政府該做的,現在卻變成廠商的責任,那我是在做摩托車的,結果你叫我去養一個充電站或換電站,養得起嗎?」
陳仁達指出,這也是為何電動車投入越多會賠越大,是對兩間公司財力的一大考驗。他認為,政府若真要支持這項產業,就應當負責基礎建設,讓業者都可以做,再看消費者買不買單。
2. Gogoro財務vs光陽造車 能力大考驗
除了充換電站的建置問題,陳仁達還點出Gogoro的財力問題,直呼「很危險、非常危險」,「現在他靠著政府給他錢、借他錢,然後還要發綠債,一方面要籌資、二方面要打仗,還賣越多賠越多。」
Gogoro有燒錢的問題,光陽則有造車的隱憂。目前Gogoro生產基地、生產線已採高度自動化,但光陽的工廠仍是「手工一台一台做」,要如何自動化、對經銷商進行教育訓練,不讓光陽落入特斯拉的生產地獄,加上未來光陽還會針對不同族群需求,再推出更多車款,造車效率是外界認為光陽需要克服的挑戰。
龜兔賽跑?
市場的先進者就一定能獲勝嗎?今年Gogoro傳出多起安全事故,例如無故斷電、龍頭鎖死無法行駛的案例,在Gogoro的Facebook粉絲俱樂部中,可以發現有許多購買了舊車型的車主不時對Gogoro不斷推新車感到不滿,認為Gogoro還沒有解決消費者提出的問題,只急於擴展市場,讓Gogoro車主對該品牌的安全性打上大問號。
另外,若從光陽今年大動作進軍電動機車市場各界的反應來看,消費者的反應兩極,有的看衰光陽的車型設計與充電模式,有的則認為有競爭者加入對台灣電動機車市場是好事一樁,更有聲音指出,Gogoro與光陽之戰,很有可能是一場「龜兔賽跑」。
▲光陽今年大動作進軍電動機車市場,IONEX車能網驚艷眾方/圖片來源:CNEWS
別忘了它!三陽加入是三國鼎立還是關鍵一票?
是不是一場龜兔賽跑?或許現在就下定論還太早,三陽日前宣布進軍電動機車領域,並且最快在年底前決定要加入Gogoro或光陽的陣營,外界看來三陽可能會在台灣電動機車戰場的「關鍵一票」。
不過,三陽也沒有把話說死,坦言三陽不會只在Gogoro和光陽之間「二選一」,在全台擁有1,700個經銷據點的三陽,或許在能源建置方案上,也有自己的一條路可走。
台灣電動機車大戰在2018年燃起火藥味,光陽不複製他人成功經驗,選擇一條與Gogoro全然不同的道路,身為這家成立近一甲子的老牌車廠的第三代接班人,柯勝峯深知「獲利是企業的天職,是責任,也是承諾」,不輕易說出口的承諾,既然已經宣告,伴隨著三代台灣人成長記憶的光陽,如何靠著柯勝峯一手打造的電動機車華麗轉身,不只賺錢,還要延續家族之光、台灣之光?同樣地,時間會證明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天熱買氣更熱!光陽Ionex當「領頭羊」 電動機車大戰再掀波濤
【有影】天時地利人和!柯勝峯:KYMCO要當電動機車界的Game Changer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CNEWS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