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濁,5種體質最會養出腫瘤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體內有濁,5種體質最會養出腫瘤
體內有濁,5種體質最會養出腫瘤

匯流新聞網 梁夏怡/台北報導

醫學進步,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全球一年就有1400萬人罹癌,每年有420萬人死於癌症,談到癌症,還是讓很多人心驚膽跳。

即使再惡性重大的癌症,最初都是由小小的細胞病變開始。西醫看癌症,癌細胞本身就是自體細胞病變,換句話說,其實每一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當人體免疫力強時,癌細胞處於休眠狀態;一旦免疫系統下降,再加上長期疏忽和糟蹋身體,就會加速孕育出癌細胞最愛的環境,活化壯大癌細胞,形成癌症的機率相當高。

在中醫看來,正氣是免疫力,邪氣就是病源,癌症發病最主要還是因為正氣不足、邪氣過盛。中醫常說「氣陰兩虛」、「血瘀痰凝」、「瘀阻日久」,氣血不通最後積聚成塊就成了腫瘤,而具備氣虛、陽虛、血瘀、氣鬱、痰濕體質的人,通常是腫瘤易感和易復發的危險族群。

1分鐘看懂癌變因子

養生專家白雁指出,除了5~10%的癌症是由遺傳基因引起之外,現代人每天接觸到的毒素、汙染、勞累、受傷、長期發炎、飲食和心情等突變因子,更是引爆癌細胞病變的啟動鈕。國外癌症研究也指出,40%的癌症是可以透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的,例如戒煙、少喝酒、健康飲食和維持體重等。

近代癌症發展之所以越演越烈,除了環境汙染日益惡化外,白雁直指還有三大人為因素:第一,人們的生活型態改變,活動量大為減少。第二,現代人壓力增加,嚴重影響情緒。第三,飲食多元性,為追求色香味,吃進更多人工添加物;非當季食物卻四季都吃得到;再遠國度的食物,只要空運就能讓你隨時吃到,卻可能造成身體的「水土不服」。或許在便利與滿足口腹之慾的背後,我們也該思索一下衍生而來的負面問題,那就是這樣的飲食文化可能每天都在傷害我們的身體!

癌化體質,從濁氣開始
白雁從氣學角度分析,癌症的形成,要歷經氣化-液化-固化三個階段。氣化,是指濁氣當道。濁氣也是一種病氣,簡單說就是「氣血循環差」,表現在外的症狀是痠痛、僵硬、疲倦、氣虛,此時雖未構成大病,但一定有感覺,小毛病不斷、莫名奇妙的累,「尤其下午2~5點,應是精神最好的時候卻累到不行,代表腎氣虛,體質變差。」

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活動力,一個人如果氣虛,氣化功能便不足,最先影響的是無力推動血液循環,氣血運行失常,形成氣滯血瘀的狀態,這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下降,就是最有利癌細胞活耀的環境。

緊接著人的元氣越來越虛弱,導致臟腑功能低下、代謝出現問題,體內累積的濕氣痰濁排不出去,濁氣變濁液,形成各種疾病及體內的癌毒。所以到了液化階段,會感到身體濕寒、手腳冰冷、腰痠背痛,「身體好像氣象台,一遇冷就有痰、一吃錯就腹瀉,體內水液代謝出了問題。」白雁說這正是體內酸性化的結果,對冷熱溫度調節不適、感冒不易痊癒、月經不調、身體不易出汗,即使出汗也有一股酸臭味,人呈現疲倦狀態。

如果再繼續惡化到固化階段,濁物就會變成身上有形的東西,例如痣、斑、小肉瘤、橘皮組織;還有藏在體內看不到的腫瘤、結石、惡性腫瘤等。身體明顯出現疼痛、筋骨僵硬、動則氣喘,睡眠品質不好,此時已走到邪能壓正階段,臟腑器官功能都慢慢衰弱。

調理元氣,從根本逆轉疾病
疾病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如果回溯到疾病形成的最初期,會發現還是起因於「氣」出了問題。所以白雁不斷強調,元氣是生命的主宰,以氣養生,改善氣不調,就不會走上惡疾這條不歸路,甚至有機會將已經氣化、液化、固化的症狀加以逆轉。

健康要進步,必須讀懂自己的身體,認清自己的體質,根據體質做調理,這就是中醫講求的「對症」,也是西醫倡導的「預防醫學」。許多人原本全身痠痛,大病常犯小病不斷,在跟著白雁學習時尚慢動法之後出汗了、痰也排出了,大便順暢、情緒穩定,心情也變好了。堅持練下去,元氣會越來越充足,這就是啟動身體能量庫,搶救健康危機的最好方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