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負面互動 增青少年憂鬱風險 - 匯流新聞網

LIFE

臉書負面互動 增青少年憂鬱風險
臉書負面互動 增青少年憂鬱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少筠綜合報導

台灣使用臉書的每月用戶數已突破1800萬人,無疑是國內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平台。據董氏基金會引述的一份美國研究指出,若年輕人在使用臉書的經驗中有被封鎖、已讀,或是因意見分歧而遭受批評等負面的人際經驗,其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將增加3.2倍。

該研究為美國布朗大學2016年發表於〈青少年健康期刊〉,經研究264名年輕人後發現,82%受試者表示有至少有1次使用臉書的負面經驗,如被霸凌、被誤解或不友善的對待;63%的參與者表示有過4次或以上的負面經驗;24%的參與者則呈現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狀。

研究者指出,不同形式與頻率的負面經驗會造成不同的憂鬱風險,例如:遭遇霸凌或不友善對待者有憂鬱傾向的風險是沒有負面經驗者的3.5倍;與不想聯繫的人互動則為2.5倍;僅經歷1至3次的霸凌或不友善對待會提高憂鬱風險;經歷4次或以上與不想聯繫的人互動時,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則有顯著的提升。

桃園市立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陳質采主任表示,現實生活與社群網路的人際互動經驗會相互影響,不擅與人交際或課業表現不理想的青少年,就容易過度依恃社群網絡。

陳質采指出,許多年輕人為了獲得正向回饋和支持,選擇在網路上「討拍」或「取暖」,卻不願實際解決問題。她認為,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食慾不振、失眠、緊張、煩躁、情緒低落等憂鬱症狀時,需多加留意孩子在網路上的交友狀況,但不建議父母以批評、指責的方式勸阻孩子使用臉書。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提醒,即便在臉書上有許多「好友」,還是應該透過其他方式建立實際的人際互動。若在使用社群網路上有挫敗的經驗,可以善用其他網路資源,如:董氏基金會心情頻道聊天室或線上情緒篩檢量表,讓自己能夠停止因社群網路產生的負面情緒。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