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 林昀璇綜合報導
隨著年紀越來越老,所要面對的不只是身體機能的退化,心理層面也會出現變化。董氏基金會日前公布一項「台灣民眾的憂鬱分布、壓力源及對老年生活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每10個老人中就有1個明顯有憂鬱症狀,尤其越是不愛與人互動往來的老人,憂鬱症的機率就越大。
老年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最大差別在於,成人罹患憂鬱症時能夠以言語表達情緒低落,且會影響生活層面,包含不想上班、不想與朋友來往等現象,而老年人則常以身體不適取代情緒低落,易被誤以為一般老化現象,同時也因退休生活長時間待在家,因此難以透過影響生活機能的方式評估家中長輩是否罹患老年憂鬱症。
目前針對老人憂鬱症並沒有單一、快速的診斷方式,通常需要同住者(照顧者)提供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患者詳細的會談來評估情緒變化,像是食慾、睡眠的困擾,或是失去興趣、負面想法等,才能對患者的狀況做一個全面的評估。除此之外,某些藥物也都可能導致老人出現憂鬱症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憂鬱症不僅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當年長者出現憂鬱症,也可能是早期失智症狀,透過憂鬱症狀可以預測失智症病情。
研究人員表示,憂鬱症常與老年記憶退化一起出現,這代表年長者一旦出現憂鬱症,很可能是記憶衰退警訊,最好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認記憶功能是否正常。年長者若同時出現憂鬱症、記憶障礙,多數人通常認為是憂鬱症引起記憶問題,並認為只要治好憂鬱症,記憶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有時並不是這樣。
因此,當醫師遇到年長患者除了有憂鬱症,還伴隨記憶問題,最好評估患者是否有輕度認知障礙,或有其他失智症早期徵兆。
人在辛苦打拼了好幾年之後,心想終於可以退休好好享受生活時,反而容易因為一時失去生活重心,反而出現一些負面想法衍伸出憂鬱傾向。擁有健康的老年生活是每個人的期待,除了擁有良好的健康習慣之外,也要在步入老年的過程中做足心理準備,善待自己。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