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成為諾貝爾獎量產國? - 匯流新聞網

INTERNATIONAL

日本已成為諾貝爾獎量產國?
日本已成為諾貝爾獎量產國?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中央社》報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大隅良典,榮獲今年諾貝爾醫學暨生理學獎。

今年71歲的大隅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理由是他的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研究,他的研究對於老化所帶來的阿茲海默症、糖尿病、癌症等可能帶來新的療法。

《中國時報》報導,細胞自噬研究概念於1960年代成形,當年研究人員首度觀察到,細胞會摧毀自身成分與內容物,過程是將其封閉於細胞膜中,形成袋狀囊泡運輸到負責回收再利用的「溶酶體」以進行蛋白質降解。

相關研究始終難有突破,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大隅運用酵母做了一系列實驗,終於辨識出細胞自噬機制必不可少的一些基因。

大隅舉例說明,在大海遇難,經歷一周,只要有水就能存活,這不是阻止蛋白質的生成,而是一邊分解蛋白質、一邊再利用的系統:噬掉蛋白質、再利用,也就是生物有那種反覆出現「製造後摧毀」的情形。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是日本連續3年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也是日本科學家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第22人,2001年以後,日本獲獎者達到16人,僅次於美國。

日本儼然成為了諾貝爾獎的常客,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由日本人單獨獲得該獎項,是1987年利根川進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來的首次。

該報導指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日本人中,大隅良典是第4人,繼去年大村智之後連續獲獎,可以看出日本在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正在逐漸穩步增加。

除了醫學上的貢獻,大隅也發表了值得令人深思的感言,《中央社》報導,大隅在受訪時表示,「有用」一詞正害慘了社會。「有用」形同意味幾年後可事業化,但這是有問題的。他認為,真正「有用」可能是10年後、或是100年後才能顯現,他很期盼社會能放眼未來,將科學視為一種「文化」。

他表示,自己認為諾貝爾獎是有震撼力的獎,很高興可以讓年輕人知道像他這樣的基礎研究者也能幸運獲獎。「去發現沒人做的事,其實是很快樂的,」大隅表示,希望未來營造出「可以挑戰與眾不同或有趣的事物」的環境。

現代社會有著「可以商轉才值得投入」的傾向,在台灣,也時常有人輕蔑「無法靠這吃飯」的技能或知識(例如時常聽到的:讀哲學系、讀中文系、讀文組,出社會要幹嘛?)也因此出現許多不尊重專業的情形(例如:只不過是畫張圖而已,為什麼要收這麼多錢?),但許多事情其實是無法立竿見影的,對社會的影響有時也是無法以肉眼看見、以金錢衡量的,或許台灣社會可以好好思考大隅所說的這番話。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