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在家自煮成了民眾後疫情時代近的生活常態,可曾想過爐口上的鍋子是什麼材質?遇熱會不會釋放出化學物質傷害人體?舊鍋具是否可回收?依照環保、健康、經濟3項指標,來判斷鍋具是否符合現在及未來環保、健康及經濟價值趨勢。
不同鍋具製程各自為地球帶來有輕有重的傷害,經常使用的鍋具包含不沾鍋、不鏽鋼鍋、鑄鐵鍋或鐵鍋、琺瑯鑄鐵鍋、陶瓷土鍋、玻璃鍋,每一種材質的鍋具使用上各俱優缺點,然而在鍋具的製程以及使用原料也深深地影響大自然。
其中像是以鋁作為原料的不沾鍋製程中,鋁這個泛用金屬已經被證實在提煉中除了高耗能外,還會排放全氟化碳(PFC)是除了CO2之外的7大溫室氣體之一。同時也因表面有化學塗層,廢棄後不利於回收。而沒有表面化學處理過的鐡鍋或鑄鐡鍋,主要原料是鐵是,它是熱導性佳的金屬且可回收,製程對地球相對較少傷害。
就環保項目來說,舊鍋具回收、是否釋放有毒物質、鍋具耐用年限與材質,以及爐具類型與熱源的傳導效率使用的限制,都是在選購鍋子時必須要思考其中。
以健康烹調項目來看,不少鍋具為達成不沾效果或美觀,在鍋具底材上噴塗化學塗層,使用有化學塗層產生不沾效果的鍋具,不僅無法耐高溫,也不符合健康烹調前三項標準,是值得注意的關鍵。另外,不耐高溫鍋具易產生油煙,長期吸入不利於健康。
一只好鍋不僅能烹調出美味健康美食,也能省下能源費用,同時兼做環保。透過環保、健康、經濟3項指標來檢視家中廚具是否符合標準,也讓民眾在挑下一個鍋子前,可以認真全方位思考,用環保愛地球顧健康的概念,購買一個符合現在及未來環保、健康及經濟價值趨勢的好鍋。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