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植牙清潔不當也會有牙周病 醫師3建議教你擺脫植體周圍疾病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植牙清潔不當也會有牙周病 醫師3建議教你擺脫植體周圍疾病
【有影】植牙清潔不當也會有牙周病 醫師3建議教你擺脫植體周圍疾病

【有影】植牙清潔不當也會有牙周病 醫師3建議教你擺脫植體周圍疾病 5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桃園報導

對於缺牙的患者,人工植牙已成為重建治療上不可或缺的選擇之一。但許多人不知道植入的金屬牙根若長期清潔維護不當,將致使植牙周圍細菌附著與增生,造成被稱為「植體周圍疾病」的植體牙周病,導致牙齦發炎或齒槽骨地基流失,病況加劇時,甚至可能需要直接移除人工植體。

當代牙醫植牙暨牙周病專科醫師黃詩詠指出,植體周圍疾病分成2類,分別是「植體周圍黏膜炎 」及「植體周圍炎」。植體周圍黏膜炎為植牙周圍初期的牙齦發炎,其治療較簡單,只要在植體周圍加強口腔清潔,大部分的軟組織發炎將可獲得改善;植體周圍炎則是植體慢性發炎已經破壞到骨頭,嚴重時可能需要將人工植體整個移除。然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細菌」,如牙周病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屬和消化鏈球菌屬等。此外,具有牙周病病史、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抽菸、植體周圍角化黏膜不足、製作不適當的贋復物、咬合過重、殘留的假牙黏著劑等,都是可能造成植體周圍疾病的危險因子。

對於植體周圍疾病的治療,黃詩詠說,主要是在移除致病因子來恢復周遭組織的健康,必要時將進行手術重建原有的周圍組織,但要先診斷其破壞程度,療程以進行滾動式調整。黃詩詠表示,目前對於植體周圍疾病的治療在臨床上已有成功案例,可分為非手術性治療及手術性治療。

非手術性治療方面,黃詩詠指出,現階段有多種方式,如機械式清創、殺菌治療、抗生素治療和雷射治療。其中,機械式清創包含了教導病人使用牙刷、牙間刷和牙線徹底將附著於植體周圍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清除。此外,牙醫師也會使用超音波洗牙機器和牙周刮刀等器具,將植體表面結石和牙菌斑去除,得以改善植牙周圍紅腫、發炎的情形;殺菌治療方面,則是以0.2% CHX的漱口水沖洗植體周圍降低牙齦發炎的情況;抗生素治療則是使用於有化膿的情形。

黃詩詠特別提到,對於侷限在軟組織的植體周圍黏膜炎,非手術性治療幾乎都可解決。然而治療後1至2個月,如果發炎情形一直沒有獲得良好的改善,這時就需考慮進入手術治療。

手術性治療的部分,跟牙周手術治療方式非常相似,主要是藉由根除感染源,以重建一個幹淨的環境,包括植體周圍清創、植體周圍引導骨再生手術、植體周圍骨修整手術等。當植牙周圍經過手術翻瓣清潔後,可透過水雷射將植體表面消毒去除大部分的細菌,再放置骨粉和再生膜重建植體周圍的骨頭。然而植體表面有許多螺紋,要清潔到完全乾淨困難度比較高,可適度地去除植體表面螺紋達到一個光滑面來減少細菌堆積。一旦植體周圍炎的周遭骨破壞嚴重,無法或不易手術重建,以及植體的位置不適當或者植體周圍炎反覆發生,此時移除植體,亦是治療的選項之一。

至於該如何避免植體周圍疾病,黃詩詠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並提供3點建議,分別是「植牙前先治療牙周病」、「保持良好口腔衛生」以及「定期回診追蹤」。當牙周病沒有徹底治療,造成發炎的牙周病菌將導致植體周圍發炎,若是加上長期清潔不當,將會致使植體周圍炎發生的風險提高。因此黃詩詠呼籲患者,一定要定期3到6個月回診由牙醫師專業檢查和清潔,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植體周圍發炎的情況並且及時治療。

照片來源:當代牙醫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牙齒亂亂硬要貼陶瓷貼片?牙醫師:這情況恐導致健康損害

【有影】數位全口掃描+試戴3D列印模型 訂做完美全瓷牙冠不再心驚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