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彥瑾綜合報導
為有效打擊日益猖獗的ATM詐騙案,中國政府宣佈自12月1日開始,透過ATM提款機操作的轉帳將可在24小時內撤銷,而發卡銀行會在受理24小時後才將資金轉出,希望藉由延遲到帳的方式,針對電信詐騙設下一道屏障。
據中國央行日前公布《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2016年12月1日起,若透過ATM轉帳,除本人同行帳戶互轉能即時到帳外,無論本人跨行或轉帳給他人,都須等24小時後才能到帳,如意識到匯錯帳戶或不想匯款,可到銀行臨櫃申請撤銷該筆匯款。
根據該行先前統計指出,電信網路領域的新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其中近一半受害者是在詐騙份子利用各種藉口誘騙下,被騙去操作ATM轉帳,雖然大部分受害者會在轉帳後短時間內意識到受騙上當,但資金已轉出,並被詐騙份子立即轉移,但礙於詐騙集團分工錯綜複雜,增加警方查緝困難,導致受害者損失的錢財經常難以追回。
儘管這項新政策能提高轉帳的安全性,但與此同時,也多少會對民眾生活帶來一些不便,例如急需資金卻遲未入帳,可能會因此造成損失,另外還有人提出質疑,指此舉可能會衍生出其他新詐騙手法,像是「在個人借貸中,借款人先付欠款,等借據收回後再把款項撤銷」,或者「先轉帳給網購賣家,貨到後取消轉帳」等。
對此,專家認為,安全與效率之間始終存在平衡問題,雖然會犧牲部份便利,但此新政策是為了保障民眾權益及資金安全,正確與否需經歷時間的考驗。另有業內人士提醒,新規上路後,網路賣家更要特別留意,務必在買家付款的24小時後再出貨,以免遭遇有心人士另一種形式的詐騙。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中國打擊電信詐騙案,「公開宣判大會」開放圍觀
匯流新聞網:中國強硬的手機門號「實名制」,真是為打擊詐騙?
匯流新聞網:中國為打擊詐騙強化電信管理,恐影響言論自由?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CNEWS 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延伸閱讀
行動廣告夯 阿里巴巴2019年廣告營收上看241億美元
- 2017-03-12
- 編輯部
兩岸差點被統一? Airbnb:誤會一場
- 2016-11-05
- 編輯部
網路約車要實名嗎?滴滴出行徵求意見 九成網友表態支持
- 2019-01-17
-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