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遭染狂犬病動物咬傷無治療,發病後致死率近100%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疾管署:遭染狂犬病動物咬傷無治療,發病後致死率近100%
疾管署:遭染狂犬病動物咬傷無治療,發病後致死率近100%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少筠/綜合報導

疾管署今(5)日公布,日前東部發生國內今(106)年首起狂犬病陽性鼬獾咬傷民眾事件,該民眾在就醫並接種第一劑人用狂犬病疫苗後無其他不適症狀;專家指出,若未即時做預防性治療,發病率將高達9成,且發病後致死率近100%。

東部一位民眾於上(3)月27日傍晚,發現住家闖入一隻行為狂躁的鼬獾,原以為牠口渴,餵食給水時不慎遭鼬獾唾液噴濺到眼睛,隔天前往就醫並接種第一劑人用狂犬病疫苗,鼬獾檢體送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於29日確認為狂犬病陽性。目前該民眾無其他不適症狀,衛生單位已協助完成免疫球蛋白及前三劑狂犬病疫苗接種,將持續追蹤其狂犬病疫苗接種情形並進行健康關懷。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累計檢出狂犬病陽性動物共15件,均為鼬獾,發現地點為花蓮縣5例、南投縣6例、高雄市1例、嘉義縣1例、台南市1例及台東縣1例。國內今年尚無人類感染狂犬病確定病例;自2002年迄今累計3例,均為境外移入,且均於病發後死亡。

羅一鈞強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腦脊髓炎,如果遭狂犬病陽性動物咬傷,卻沒有做預防性治療,發病率高達9成,發病後致死率近100%,大部分潛伏期約1至3個月,最長潛伏期可達6年。

狂犬病初期症狀有發熱、喉嚨痛、發冷、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又稱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痺導致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彥儀提醒,民眾勿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包括蝙蝠),每年須帶家中犬、貓寵物等施打狂犬病疫苗;如不慎遭野生動物或流浪犬貓抓咬傷,應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前往「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衛生所)」就醫,經醫師評估如有感染狂犬病風險,應儘速接種免疫球蛋白,並依時程(接種第一劑當天為第0天,及第3、7、14、28天)接種5劑人用狂犬病疫苗,以降低發病風險。

疑似狂犬病暴露後免疫球蛋白與疫苗接種對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