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條款
星期三 Wed. Dec. 25, 2024
Weather Widget by interconnect/it
HOME > 標籤 > 卵巢癌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卵巢癌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女性若出現不適症狀,千萬要當心!馬偕醫院近日就收治一名49歲女性,腹部脹痛多日,日前受不了衝往急診就醫,沒想到電腦斷層顯示多處腹膜腫瘤合併腹水以及肋膜腔積液,腫瘤指數CA-125亦有上升跡象,經會診婦產科後,利用腹腔鏡檢查確認病灶來源,病理結果顯示是卵巢惡性腫瘤。 卵巢癌是一種少見但致命的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卵巢癌」被稱為婦科癌症的頭號殺手,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需進行卵巢癌減積手術,切除腫瘤組織,術後通常需進行輔助性化療,以降低復發風險。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亞東醫院指出,為提升病患存活率,婦產部積極探索卵巢癌治療的新方法。 亞東醫院表示,婦產部主任蕭聖謀帶領的醫療團隊,全球首次證實「腹腔內化療」(…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因罹患子宮內膜癌不幸辭世,昨(7)日辦理告別式,政壇友人相繼到場致意。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在台灣女性中逐漸增多,這與高血壓、肥胖、環境因素等有很大關聯;此外,延後婚育問題及生育率下降也影響了女性健康,這是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陳菁徽昨日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
▲卵巢癌走向精準醫療,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劉文雄主任表示,透過維持性治療過往2年內卵巢癌必復發的魔咒已不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施建宏、李文成/高雄報導 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難以早期發現,卵巢癌在台灣是不折不扣的「婦女沈默殺手」,短短十幾年內,就從女性十大癌症排行榜外,一路殺進目前的第七位,臨床約有五成的卵巢癌病患發現時已是晚期,即便手術加上化療,…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胃常常不適,怎麼想得到已經是癌症晚期!一名34歲女子,平常生活習慣良好,從來不抽菸也不喝酒,飲食上甚至還會挑選較清淡及選擇食物較好消化的吃,但近一年來腸胃功能明顯較弱,肚子感覺悶痛,容易便秘,只覺得自己是消化不好的她,還刻意加強補充益生菌及酵素等保健品,沒想到一安排健檢卻發現,竟已是晚期卵巢癌,並已有轉移現象。 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0歲過後,迅速肥胖,當心是「癌」徵兆!一名52歲婦人去年完全停經,而邁入更年期之後最大改變就是迅速肥胖,腰圍、小腹都明顯變粗、變大,不到一年就胖了10幾公斤,身高才150公分,體重已達到85公斤,原以為是上了年紀發福,沒想到進一步健檢竟意外發現左側卵巢有一顆7公分大的腫瘤,確認罹患卵巢癌。醫師提醒,「肥胖」就是許多熟齡女性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鬧腹脹、肚子悶痛,得當心!58歲的李太太就時常覺得下腹部悶悶的,吃東西也容易脹氣,一時也抓不準到底是不是因為腸胃問題造成的腹脹感,但已經過更年期的她,自覺不適的時間太長,加上家中親人曾有卵巢癌病史,趕緊安排健康檢查,結果真的發現大小約10公分的腫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表示,經骨盆腔磁振造影檢查發現…
▲化療掉髮動搖治療信心,真的無法避免嗎?國內婦癌名醫王毓淇破解魔咒。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化療一定會掉頭髮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直是國內女性卵巢癌患者被迫面臨的處境,尤其最新統計顯示,國內卵巢癌有年輕化趨勢,多達三分之一患者不到50歲,罹癌的心理衝擊之外,治療帶來掉髮、手麻手痛的末梢神經異常等副作用,更影響人際及自信心,甚至有年輕女性為此拒絕治…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圍變粗、肚子變大,可能不是單純變胖!一名39歲女子,最近發現肚子整整胖了一圈,腰圍也明顯變粗,褲子變得有點緊,以為是發福的她,加緊運動鍛鍊身體,但再怎麼訓練,肚子肉依舊消不了,且食慾還下降,沒吃什麼就感覺飽了,腹部常常脹氣,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赫然發現卵巢有顆7.6公分大腫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女子一開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停經後,私密處還不明「漏水」小心婦癌已經侵襲!一名今年61歲女性,早已停經多年,但2年多前突然發覺私密處有褐色分泌物、像是月經來潮的出血情況,且經常流出羊水般的液體,一開始就醫被當作間質性膀胱炎或腸胃疾病,不見改善,直到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中才發覺異常,進一步確診晚期卵巢癌。 確診時該名女子…
▲榮陽團隊研究發現,化療這樣搭配,能讓卵巢癌患者的疲憊指數、生活品質更為穩定。(照/黃奇英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卵巢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的癌症之一,發生率、死亡率雙雙高居女性罹癌的前十大,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合作歷時2年研究發現,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化療時,如果能同時接受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能明顯改善癌症預後。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5月的台灣癌症聯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