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記者宋秉忠/台北報導
很多台灣人崇拜的神都是真的人,像媽祖、保生大帝,都是生前造福人群,死後受人祭拜成神。但206位溫州來台的礦工,生前離鄉背井、冒著危險在金瓜石挖金礦,做的是福國利民的功德,豈料死後卻是「獨在異鄉為異鬼」,不但回不了家,還被居民當成擾亂地方安寧的孤魂野鬼。
去年5月,演一法師途經金泉寺時,就是因為聽聞這206位溫州礦工的遭遇,發願標下金泉寺的用地,請人整修、重設佛寺,一改金泉寺先前陰森恐怖的形象。
待將來機緣成熟,演一法師計畫將206個骨灰罈遷葬它處,原址則變成佛寺,另立206個地藏普薩像,有僧人住持頌經,將之規畫為一個歷史文化園區,讓後世之人感恩紀念這些有功之人。
金泉寺是在日據時期建造的,當時在金瓜石開採金礦的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於1931年至1935年間招募數千名中國工人,其中溫州籍平陽、瑞安、玉環等地工人約有三百多人,他們為求溫飽揮別父母妻兒,飄洋過海來到金瓜石,因此,當時的礦工寮又稱為溫州寮。
據金瓜石當地退休礦工陳石城表示,早期礦工工作環境很差,常得矽肺症而亡,為了安葬包括日本人在內的金礦工作人員,有日本淨土宗在當地建立布教所,命名金瓜石寺,寺廟下方有首座電氣化火葬場,專門焚燒意外死亡或病故的礦工,焚化後的骨灰就存放在寺廟的地下室。
1937年七七事變後,這些溫州礦工返鄉路斷絕,客死異鄉,無親人善後的金瓜石礦工骨灰都安置在金泉寺地窖。金瓜石寺在戰後改名成「金泉寺」,由台金公司接管。
1969年,日本政府派員來台將日本礦工骨骸全數遷出,剩下仍存放206個骨灰罈。1987年,台金公司結束營運,金泉寺無人管理,骨骸散落,雜草叢生,相當淒涼。
1992年,臺北市溫州同鄉會在金泉寺豎立紀念碑、整修墓園,並登報找尋家屬,因事隔久遠,幾無人回應。自1999年起,金瓜石當地居民就固定舉行祭祀儀式,並整理這些骨灰罈清查造冊,每到農曆七月就舉行普渡法會。
2002年9月3日,在金瓜石石山里里長吳乾正的號召下,居民清理金泉寺附近掩沒在荒煙蔓草間的步道,於2003年10月18日完成初步清除工作。
2018年6月28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市議員林裔綺服務處主任蘇有德、吳乾正以及地方耆老等人再度會勘金泉寺,歷時一年多,新北市政府將金泉寺列為暫定古蹟。
吳乾正世居當地,從小就知道金泉寺的故事,當地人都叫它為「番仔墓」、「和尚廟」,但因為年久失修,「骨灰塔」、「火葬場」的印象,讓當地人都不太敢靠近金泉寺。
民國84年、年僅28歲的吳乾正就選擇回鄉做民宿,並成為台灣民宿協會創會會長,對他來說,「溫州寮」、「和尚廟」、「火葬場」卻是金瓜石活化文化、歷史資產的好素材,情形就像最近熱播的大陸鄉土劇「去有風的地方」一樣。
因此,從2002年當選里長起,吳乾正就開始遊說鄉親重修金泉寺,並得到當地瓜山國小校友會的支持,募得106萬元善款,開始整理金泉寺。
吳乾正認為,在重修金泉寺的過程中,大家都學到一堂「生死課」,在面對火葬場的遺址時,大家似乎都比較能正面看等人生必經之路——死亡。
【 以上言論非本網立埸 文責由專欄作者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