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技術展覽。圖/中新網
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技術展覽。圖/中新網

獨家報導 記者李有具/綜合報導

歐盟4日啟動針對中國對電動車可能有「損害歐盟產業的」補貼,調查須在13個月內完成,其中,歐盟若認定存在不公平做法,可對陸車製造商徵收高於歐盟標準10%的關稅,但布魯塞爾也可能決定不採取任何行動。

不過,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則承認德國產業擔心報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對德國《經濟周刊》說,他不相信有必要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我們的經濟模式不應基於或依賴保護主義,應該依靠我們產品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德國8月出口出現連續第2個月下降,起因是全球市場需求疲軟,進口也意外出現下降。德國8月對中國的出口環比增長1.2%。

對於陸製電動車的調查,上個月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即宣布,但此舉亦引發陸方不悅,北京亦警告這項調查將損害雙方的貿易關係,也有些人擔憂歐盟的行動可能導致貿易戰。

德國之聲先前分析,德國汽車產業對歐盟的貿易政策表示擔憂;《明鏡在線》表示,有著深入的中國業務的德國工業將蒙受更多損失;歐洲汽車客戶承受更高的價格,歐盟貿易政策將進一步朝著保護主義方向邁進。這也是法國總統馬克宏一直以來提出的要求,它符合法國車商標致或雷諾的利益。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則表示,「如果你有懷疑,除了開啟調查,還能怎樣呢?」但德國奔馳集團則發表聲明表達批評,「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確保我們的富裕、增長和創新能力,保護主義措施只能起到反面效果」,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呼籲,歐盟的正式調查,必須考慮到整體利益,以及中國的回應,「僅憑反補貼調查,對化解歐洲競爭面臨的挑戰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