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加薩走廊人們走過被以色列空襲炸毀的建築廢墟。(圖自新華社)
10月10日,在加薩走廊人們走過被以色列空襲炸毀的建築廢墟。(圖自新華社)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

巴勒斯坦哈瑪斯武裝組織對以色列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後,以軍遭受了多年來未有的損失,軍警部隊確認陣亡數已達數百人,包括多位校官和精英部隊的骨幹。以色列為此發起「鐵劍」行動,動員預備役36萬,並對加薩走廊地帶狂轟濫炸,有一舉蕩平加薩之勢。

一直以來被以色列封堵在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武裝如何能夠突破封鎖線,並對以軍造成重大殺傷,成為外界所關注的問題。

尤其是哈瑪斯的裝備其實並不特殊,打擊以色列縱深目標使用的是自製的火箭彈,突襲封鎖線使用的是動力滑翔傘,而隱藏實力及兵工基地則以地道為掩護。

這些所謂的「低科技裝備」或手段,真的好用嗎?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科技性的高低,而是哈瑪斯處在以色列的嚴密封鎖之下,難以得到更高端武器的援助管道。

火箭彈的關鍵不在於性能,事實上靠著加薩走廊地帶的工業能力及有限的資源,不可能製造出高性能的火箭彈,所以關鍵在於「走量」,以通過盡可能飽和式的打擊方式消耗以軍的鐵穹彈藥,並威脅到以色列的軍事目標。火箭彈的直接打擊並不能產生多大的軍事殺傷效果,主要意在威懾效果。

動力滑翔傘對哈瑪斯來說,實則充當了一把廉價空降突襲工具。是建立在哈瑪斯破壞以軍封鎖線機槍塔的基礎上,簡單來說是契合到戰術運用,而地道的話,其實也是無奈的方法。

因為以色列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最近幾天的轟炸就投放了幾千噸炸彈,哈瑪斯想要隱蔽自己的力量及兵工器材,必須要將其地下化。由於以色列鑽地彈藥的存在,也只是減輕所受到的損傷而已。

哈瑪斯手裡的技術兵器並不先進,發揮出軍事效能的關鍵,在於戰術上的合理使用以及利用以軍防禦上的漏洞和心態上的鬆弛。

而在現在的大規模正規戰行動開啓後,許多手段便無法使用或者效能大為降低,雙方在新的階段會展開怎樣的軍事行動,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