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台北報導
大年初一的第一趟出門,就是俗稱的「走春」、也能稱「行大運」、「出天行」,所謂「出天行」,就是拜天祈福之意,祈求神靈保佑今年百事順遂,這是民俗慶典招財法中,最具有力的不二法門。
走春可以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也可以到親友、鄰居家拜訪、互道恭喜。而「春」的閩南語發音與台語的「剩」諧音,也意味財富年年有餘。
此外,民眾在走春遊途中,若經過小橋、流水、清淨流動的水池(池裡有魚更佳)、公家機構、銀行、信託公司等皆是吉利之兆,民眾也不要錯過。
而初二就是外嫁女兒與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又稱「回門」或「迎婿日」,女兒娘家要宴請女婿一定要選在中午,在黃昏之前,女兒和女婿就要離開娘家,否則有「吃到底」的意思,可能會影響娘家運勢。
女兒與夫婿回娘家時,也要記得攜帶伴手禮,意味著孝敬父母,不管是禮金、禮品都要準備「雙數」,象徵著成雙成對!
照片來源:翻攝畫面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