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家鄉】台大碩士辭工程師圓棒球夢 「球知育」推運動科學化 - 匯流新聞網

LIFE

【智在家鄉】台大碩士辭工程師圓棒球夢 「球知育」推運動科學化
【智在家鄉】台大碩士辭工程師圓棒球夢   「球知育」推運動科學化

【智在家鄉】台大碩士辭工程師圓棒球夢 「球知育」推運動科學化 9▲「野球學者」去年底與MLB費城人球團交流,了解國外棒球生態。(野球學者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王佐銘、程子奕、呂怡潔、胡照鑫、李盛雯/新竹報導

棒球運動在台灣發展已有百年歷史,深入你我生活,人氣歷久不衰,但每年從科班畢業成為職棒球員的人少之又少,該如何幫助未被選上職棒的球員規劃職涯,以及精準化現役運動員的訓練,為台灣棒球界重點審視之議題。團隊「野球學者」透過第三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要以科技結合數據推動台灣棒球科學化,打造健全棒球產業生態系。

野球學者由3位熱愛棒球運動的20多歲年輕人組成,其中擔任隊長的施懷勛,高一時因王建民認識棒球,新生們在彼此還不熟識的狀況下,齊聲為王建民的得分歡呼,他感動道:「那感覺震撼到我,才知棒球文化能讓台灣有那麼大的凝聚力。」

施懷勛雖然畢業於台大生醫電子研究所,因懷抱著幫助台灣棒球的夢想,去年辭去工程師職務,進入台灣體育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從最貼近運動員的地方,深入觀察球員們的問題與需求,在科班菁英群與非科班出身者間搭出一座橋梁。但他本人並非科班生出身,沒有在選手養成的高壓下磨練過,很難取得受過科班出身教練團的信任。

「台灣每屆有上千人從科班畢業,能站穩職棒以打球為業的也就十幾人,剩下的孩子又該何去何從?」野球學者發現國內棒球產業相關工作極少,而科班與非科班之間,卻還存在著鴻溝,推動運動科技也尚有困境。

野球學者希望所有熱愛棒球的人,不再只是「為了追夢走上不歸路」或「就此捨棄職棒夢想」這兩個選擇。觀察國際趨勢,發現不少國家已推動棒球科學化革命,因此想以自身所學推動台灣棒球運動科技化,利用高速攝影機捕捉及數據分析搭建出「球知育系統」,達到精準且有效率的棒球訓練。

【智在家鄉】台大碩士辭工程師圓棒球夢 「球知育」推運動科學化 11

▲球知育系統雛形。(野球學者提供)

「球知育系統」概念如同「練舞室的鏡子」,用多台高速攝影機從多角度實錄打擊影像,透過系統即時生成慢動作影片,將每秒動作拆解成數百張影像,有效檢視選手肢體擺動幅度,增加精準度、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達到最有效率的練習方法。這套系統電腦視覺擴充性高,未來有機會結合AI辨識、物聯網IoT等科技應用,相較於國外昂貴的訓練產品,相對CP值高、易於操作,使用門檻低,接地氣地為台灣棒球帶來實質幫助。

「對我們工程師來說,技術上的問題事小,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人,只能親身接觸、陪選手練球,才能得到最真實的回饋。」

雖然運動科學化走得比較辛苦,但野球學者一路上認識了不同領域的朋友。執行計畫逾一年,測試過的選手涵蓋大學乙組、社會人、到國中科班、甲組、職棒選手,也在技術層面看到了實質的收穫。例如,有的職棒選手利用此系統修正揮棒姿勢後,打出了生涯裡的最佳表現;也有不被看好的學生,藉由系統幫助下成為一匹黑馬,因此被選進職棒體系。在和球員長期練球互動之下,雙方關係也從原本的互不信任,轉變為相輔相成,球員開始願意去了解新觀念,注入棒球運動新動力。除了球員,生物力學專家、物理治療師或不同領域的教練,皆可從系統中得到相關數據研究,以利幫助台灣球壇各面向的發展。

「若小孩說要當職棒選手,我會先打斷他的腿。」隊長施懷勛雖以開玩笑的口吻說,實質是盼棒球產業生態系健全,讓科班體制內的人有不同發展可能,體制外的熱愛者也有機會做棒球夢。曾在Podcast 節目分享過經歷,受到資深棒球媒體人曾文誠的推廣,開啟更多後續效應。野球學者表示,當球員們能接受科學新觀念、學界能提供實務貢獻、球界了解相關價值後,就有機會增加球隊的相關部門、民間機構、新創公司等產業鏈,形成正回饋的棒球產業生態系,增加棒球產業相關工作,「如果能讓其中幾個孩子找到適合的人生方向,這個付出就是值得的。」

野球學者的棒球夢,才剛揮出第一棒!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野球學者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智在家鄉】噪音飆車「炸街」擾人清夢 AI偵測取締來幫忙

【智在家鄉】「蛙」言巧語AI精準辨位瀕臨絕種蛙聲 遊子運用資訊專長數位典藏守護澎湖石滬文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