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行政院即將提出紓困振興5.0的規劃與配套措施,時代力量立院黨團今(16)日舉行「紓困普發現金5千,發券振興特定產業」記者會,針對行政院規劃發放免付1000元的5倍振興券,呼籲在考量今年疫情狀況重創內需產業及勞工經濟狀況下,應採用發現金紓困及特定產業數位振興券方式。
黨團總召邱顯智表示, 6月份失業率為4.8%,創下10年來的新高紀錄。此外,7月的通貨膨脹率達1.95%,使得民眾7月份的「痛苦指數」飆升到6.75%,創下8年來的新高。他接著指出,紓困4.0政策存在許多漏洞,時力黨團早已指出政府整體紓困規劃有許多缺陷,並在實際執行上造成相當多的問題,包括申請資格門檻、雇主轉發抵扣、業者名實不符導致勞工無法請領、新成立業者無法請領等諸多問題,導致許多相關業者或基層勞工無法領到政府紓困補助。
甚至,業者或勞工即便申請到政府紓困補助,其中包括政府勒令停業給薪低於基本工資,雇主每個人頭只補助1萬元,受衝擊部分工時勞工、無一定雇主藝文工作者和司機也是只補助1萬元,若以三個月平均下來,每月才約3300元,而衛福部的擴大急難紓困,甚至以戶為單位,符合資格每戶也才補助1至3萬元,紓困力道嚴重不足。時力黨團認為,普發現金至少可避免遺漏、補足力度、且不會讓人民產生因紓困不均而有相對剝奪感,因此,時力黨團支持現階段應普發現金來紓困。
邱顯智補充說明,發券的行政成本高,甚至實務上可能排擠到最需要振興的小攤商與小店家。以去年發放的三倍券為例,總編列預算為510億元,其中22.65億元為其成本支出。若今年發放5倍券,恐再耗資超過25億,並造成可觀的資源浪費,如紙張印刷、後段運輸與發放。該些成本並未對基層勞工帶來經濟效益,反造成成本上、行政手續上更大的負擔。
其次,若5倍券設計最低面額為200元,仍會面臨路邊小攤販或小店家找零問題,更可能讓民眾無意願透過振興券支持小店家。且小店家更擔心收到偽造的振興券,降低收取意願,對許多小攤販而言,恐無太多實質效益。而若增加高面額券數,例如千元的面額,因面臨找零困難,也會間接改變、導引民眾的消費行為,往購買高單價的商品移動,排擠到最需振興的小攤商與小店家。換句話說,5倍券可能耗費了大量的行政成本,最後卻可能無法振興到最需要的小攤商與小店家。因此,時代力量黨團再次呼籲,請民進黨政府傾聽民意與在野黨的意見,謹慎思考該如何調整紓困振興的措施。
副總召陳椒華接著表示,2008年馬英九發放振興經濟消費券,當時除人民反彈,民進黨在立法院也提出法案修正動議版本,該版本也是主張發現金。如總統蔡英文在當時所說:「直接給民眾現金更加快速有效」;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當時也表示:「發消費券對經濟成長沒幫助」;時任立委的黃偉哲則說:「應該要退稅發現金,消費券是政策買票」;時任立委的潘孟安也說:「消費券有四高三低,印製成本高、發放成本高、防偽成本高及核銷成本高;效益度低、便民度低、公益性低」,對偏鄉居民不方便使用。整體來說正如當時民進黨立委余政道所說:「很多人連生吃都不夠了,實在不可能『曬干』」。」
時代力量希望執政黨應懸崖勒馬,而關於這次發放5000元的振興券,評估帶動的經濟成長率為何?若未達標準有誰要負責?執政黨也應公開說明。綜合以上考量,時力黨團因此主張。這波紓困振興5.0計畫應發放現金來紓困,並加上特定產業使用數位券來振興。
新聞照來源:時代力量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防萊豬/進口豬肉納入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 揭露出口國及檢驗報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