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2】損失耕地面積 恐導致農村快速沒落 - 匯流新聞網

TOPIC

【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2】損失耕地面積 恐導致農村快速沒落
【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2】損失耕地面積 恐導致農村快速沒落

【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2】損失耕地面積 恐導致農村快速沒落 9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王聿瀠/專題報導

政府推動2025再生能源占比2成,確定跳票,但推動光電造成對農民、漁民的衝擊仍持續存在。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收到農民陳情光電對農村造成衝擊。農民指出,光電廠商跟農民簽訂的合約,對農民有不利,卻不見政府主動協助,且農地損失讓農村衰退。

陳椒華表示,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發電量已接近10%,不過在發展再生能源過程,缺乏與農漁村共同發展的思考,在農地、魚塭、鋪設大面積的太陽能,也開始帶來農漁村發展的衝擊。

農漁村光電不需環評 恐影響排水

農漁民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陳椒華說,如果政府為減緩溫室氣體裝置再生能源,卻對傳統的農漁村民生經濟造成威脅,農漁民就等於遇到雙重的氣候危機。目前沿海農漁村光電並不需要環評,因此對於區域排水的影響恐缺乏妥善的評估,

光電案場興建時會填築地基,除減少滯洪的功能之外,也有許多涉及違法填築廢棄物的案例,可能影響周遭農田、魚塭的水質。陳椒華指出,這次台南市議員賄選案,檢方起訴書中,也表示有其他涉案人以號稱再生粒料填築光電案場,都是未來農業生產環境潛在的危機。

【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2】損失耕地面積 恐導致農村快速沒落 11

屏東農民張靜玉出席記者會表示,就算是所謂不利耕作地,仍可提供農村許多臨時工的機會,對於農民來說,多少也是重要收入,也是人際互動的好機會。目前的光電案場沒有農電共生的設計,以農村而言,只要損失一定面積的耕地,就可能不足以支撐肥料、農機還有小農的經濟規模,導致農村快速的沒落,讓政府過去投入的千億農村再生等預算淪為泡沫。

立委批農電未共生 恐加速農村衰退

張靜玉指出,很多農民因為沒有相關知識,廠商跟農民簽訂的合約,對農民百般不利,卻不見政府主動協助;要因應氣候變遷,不只是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也很重要。張靜玉認為,影響台灣在地農業,然後再進口高碳足跡的外國農產品,是錯誤的氣候政策。另外,有很多國產署的土地,為了發展光電,中止跟農民的租約,導致長期來以維生的農民生計受到嚴重的影響,政府也沒有保障農民的權益。

陳椒華國會辦公室表示,發展光電的好處是減碳、帶動綠能相關產業,盼可以做到農電共生,讓小農一邊有綠電的收入一邊務農,促進青年返鄉、地方創生,但壞處則是,目前在沒有農電共生的狀況下,破壞農地完整性,讓已經面臨蕭條的農村更加快沒落,也可能影響區域排水,甚至填埋廢棄物等潛在的問題。

陳椒華強調,當農村原本的農業土地損失一部分,就可能無法支撐零工、肥料、農機的經濟規模,農村衰退的速度會比政府預想的快速。

新聞照來源:陳椒華國會辦公室、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1】減緩溫室效應推綠能 2025占比2成跳票

【光電衝擊農地魚塭3-3】農民批光電合約不公 真相看這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