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開打,歐洲各國無不對俄羅斯在二戰期間的「鋼鐵洪流」夢魘揮之不去,擔心捲入戰火,各國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其中最為軍迷矚目的,莫過於標槍(Javelin)飛彈、NLAW飛彈,以及刺針(Stinger)飛彈。這些以人員攜行為主的飛彈各有所長,真能助烏擋住俄國攻勢?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專題報導
依歷史事件改編、2007年好萊塢電影《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描述美國眾議員查理威爾森(湯姆漢克斯飾)突發奇想,以美軍裝備幫助阿富汗抵抗蘇聯紅軍的情節。
戲中蘇聯最先進的Mi-24「雌鹿」戰鬥直昇機在戰場上橫行無阻,美軍援刺針到位後,雌鹿一架一架往下栽,其中居首功者即為刺針飛彈(FIM-92, Stinger)。
作為個人攜行式的短程防空飛彈,刺針飛彈對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素人而言,只要大約一個月的簡單教育訓練,即可以這型,單價僅3.8萬美元的武器打下一架造價數百萬美元的飛機,以一抵百的防空飛彈,正是現今流行的「不對襯作戰」。
阿富汗戰爭驗證 刺針成直昇機殺手
刺針飛彈為1960年代美國陸軍委託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發,1967年端出的第一個成果紅眼二型飛彈,軍方認可此專案成果,1972年再加碼投資做大幅改進,1975年完成原型彈,1978年正式成為美國陸軍採購裝備,將單兵防空作戰推升到更新的層次。
1982年的英阿戰爭是刺針飛彈首次登場實戰的戰役,但因官兵訓練不足,只有一架阿根廷的對地攻擊機確認為此型飛彈擊落。不過緊接著被送到1979年一路吃蘇聯紅軍敗仗的阿富汗戰場上。
1983年起,美國CIA透過巴基斯坦運送刺針飛彈給阿富汗反抗軍,原本被「撒旦的戰車」雌鹿直昇機一路壓著打的情勢就此逆轉;直到1989年蘇聯撤軍為止,包括米格機與雌鹿在內,蘇聯在阿富汗一共損失逾250架戰機,其中至少有八成是由刺針飛彈所擊落。
末端速度達2馬赫 還具反反制功能
刺針飛彈為何能立下如此奇功?全長不過152公分,發射單元加彈體重量僅10公斤,飛彈本身直徑7公分,彈頭重量3公斤。最厲害的是,這型飛彈具有先進的紅外線和紫外線雙波段追蹤,還可使用自動反制來克服敵機的電子干擾,射程4千到8千公尺,最高速度達2馬赫。
對飽受俄軍威脅的烏克蘭軍隊來說,大部隊集結或使用裝甲、戰機等精密戰鬥裝備,遭鎖定打擊成為必然,化整為零將反擊武力藏於民間,以游擊戰方式在都會區打了就跑,則是這起俄烏戰爭中較理想的不對稱作戰型態,而個人攜行、小成本的飛彈,正是此役中的上選武器。
外電報導,美國等共14國,已提供烏克蘭1.7萬枚飛彈,其中2千枚為防空飛彈,這2千枚防空飛彈中又有超過一半為刺針飛彈,對烏克蘭軍隊可謂如虎添翼,相對俄軍而言,其空中戰力自然受到不小牽制。
怕落入恐怖份子手中?延遲交付國軍
我國軍對刺針飛彈一直保持高度興趣,然而美方擔心刺針飛彈淪入恐怖份子手中,會成為對付美軍戰機的利器,一直只給車裝式、空射型刺針飛彈,對於個人攜行式則是百般拖延,直到去年才允諾這項133.7億元軍售,預計民國113年起交付250枚。
鑑於俄烏戰事的不對稱作戰形式,不少立委關心教召員是否也能學習刺針飛彈的使用,國防部長邱國正指出,不光是防空武器,只要在課目以內,新訓也可以加入訓練,只要與防衛作戰有關、手上有的武器裝備,都有必要做訓練。言下之意也並不排斥訓練使用刺針飛彈。
照片來源:取自網路、國防部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抗俄利器3-1】標槍飛彈著名「攻頂」模式 令俄國戰車聞之喪膽
【抗俄利器3-2】最新「開罐器」NLAW 短程反裝甲飛彈便宜好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