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疫情指揮中心將防疫層級自5月15日提升為三級警戒,至今(12)日即將滿一個月,本日新增250例確診、26例死亡,與先前比較相對平穩,近日各界對於是否延長警戒或降級解封有所討論,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明鉅對此提出5項觀察指標,可做為延長或降級的參考。
他指出,無論未來作出何種決定,最重要的要有所依據,他提出5個指標:首先是死亡人數,代表病毒大流行診斷(找出每一個確診者)、治療(給予足夠且相當品質的醫療照顧),及因疫苗施打而減少感染與預防死亡的整體醫療能量。王明鉅認為的標準,每天只有個位數、甚或3人以下,且連續14天都如此。
其次是死亡當日確診或死亡後才確診的病人數;此代表台灣公衛醫療體系,能夠早期診斷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能力。他認為這項指標應該是0人,而且要連續14天都是0人,只要出現一個這樣的案例,就代表社區內還有太多感染者因為沒有被發現被診斷,當然也無從得到足夠好的醫療監測。
第三是確診後3天內死亡人數;這代表的是(1)早期診斷出新冠病毒感染者,(2)能提供這些確診者足夠數量而且有相當醫療照顧能力與空間的能力。此數字最近五天的數字是4人、5人、3人、2人、3人。王明鉅認為此數字最好也要是0人,且14天內0人。若作不到, 14天內也應只有少數出現1人。
第四、因雙北每日確診人數是目前全國確診人數的9成以上,同時雙北又連結著全台灣各種生產與銷售活動,因此雙北疫情的控制,絕對是能不能解封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新北市與台北市的每日篩查人數必須能持續增加,而且確診人數連續14天的期間內,能持續下降或維持在10人以下。
最後,新北市與台北市以外的全國其他地區,每日的篩查人數都要能持續增加,而且每個地區連續14天都不再出現確診人數的新高峰。例如苗栗目前就正處於另一個高峰,而原因我相信大家也知道是來自外籍移工的大群聚感染。這樣才能避免台灣內部任何一個新破口的出現。
王明鉅並指出,在台灣疫苗施打人數達到70%的今年10月甚至是11月、12月或明年初之前,要達成上述5項觀察數據的目標值的方法,只有一個,「主動、大量、快速的採集檢體與完成檢驗的能量」,否則一旦解除了三級警戒與管制,疫情大火必將重新燃起。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