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音箱都誰買?答案竟是「婆婆媽媽」! - 匯流新聞網

DIGITAL

台灣智慧音箱都誰買?答案竟是「婆婆媽媽」!
台灣智慧音箱都誰買?答案竟是「婆婆媽媽」!

匯流新聞網記者紀沈廷/綜合報導

智慧音箱問世以來,因為只要「動動口」就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平常還能用來聽聽音樂,實用、娛樂兼顧,也成為消費電子市場的明日之星。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後發現,在台灣有21%的消費者已經使用智慧音箱,另外的77%使用者則表示未來願意嘗試,而當中最大的客群,竟然是「媽媽們」。

這個調查主要將使用者分成五大類族群,單身族、新婚族/頂客族、育幼族、育學族與年長族。MIC表示,育學足家中最年長的孩子大概介於7到18歲,而且大部分有2個以上的孩子,家長通常會購買數台智慧音箱讓多位使用者得以在不同房間使用;即使育學族在扶養壓力上較大,卻也是所有族群中最攝得花錢的,根據調查顯示,有4成育學族願意花上1500到2999元來買一台智慧音箱,甚至有2成的家長願意花到3千塊以上。

至於在品牌喜好上,育學族雖然對於本土品牌有一定義願購買,但實際上真正入手的品牌卻仍以美系或中國製為主,而且高達75.6%,當中又以Google Home的29.3占比最高、小米的AI音箱則以24.4的位於亞軍。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Home其實並不支援中文,又何以成為家長們的首選的?這當中的原因在於「良好的互動體驗」,他們大多透過智慧音箱來播放音樂、操控智慧家庭裝置及家電、交通資訊的查詢、行車路線等,藉以提升生活效率。

那麼,為什麼本土智慧音箱品牌無法成為消費者購入的選項呢?原因在於「定價太高」。由於目前本土智慧音箱單機定價大多高於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格,至少有5成以上的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格少於1999元,只有20.7%的消費者會考慮購入3000元以上的智慧音箱,但目前標準本土品牌單機價格範圍落在2990到7990元不等,若沒有獨特的性能,恐怕很難引發消費者購買慾望。

另一個原因是互動體驗的不足,畢竟本土AI語音助理平台發展的起步不如國外,目前第三方服務平台的支援量及類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MIC也建議本土相關業者,能盡量強化在地應用的情境,同時配合多元資費方案進行促銷,藉此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

消息來源:資策會
照片來源:Unsplash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Google Search APP有重大變革 那就是語音搜尋變成「它」了!

智慧音箱效應出現 Adobe調查發現語音廣告更具吸引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