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新國策智庫今(11)日舉辦資通傳產業與政策中長期發展討論會,會中邀請業者與學者專家代表一同參與討論,針對台灣數位匯流發展與現況問題提出看法,其中各方專家都對台灣發展5G服務與產業結構提出各自的見解,針對政府規劃台灣5G服務發展走向的規劃拋出疑問,並提供產業界觀點與學術界觀點的建議。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四所所長劉柏立指出,台灣從去年釋出頻譜競標告一段落至今,市場對5G未來發展都非常關注,綜觀全球,台灣網路服務是頻譜標金最高、但網路費率最低的國家,然而5G頻譜不足導致標金過高,加上5G網路建設需要高密度的基地台建置,業者成本提高,費率也不能過於低價,若無誘因促使顧客端升級,5G服務也無法發展。
他強調,5G網路的價值就在創新服務應用,但說到創新服務應用,又與物連網串聯有關,然而台灣市場目前對於大數據處理機制尚未發展成熟,法規方面無法通關,很多流量的運用無法轉換成價值,以Google或Facebook廣告為例,都是以用戶數據分析導流到廣告投放與收入,這正是國際市場、台灣市場未來趨勢,將流量數據換成金錢,但台灣目前在這塊卻沒有積極發展。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曾冠球表示,人工智慧科技是國際發展主流,但要想發展人工智慧,必須先在後端的大數據、資料監管與資料庫上做好完善規劃,像是用戶資料備用在大數據分析上,必須符合去識別化和不可復原的規範,才不會涉及侵害個資的嫌疑,這也是台灣必須加強發展的技術之一。
文化大學教授何吉森也提及,台灣的個資去識別化發展停滯,法規沒進度,也連帶影響大數據應用發展疲弱無力,而國發會未來可能也會針對個資法指派主管機關,否則目前對Google和Facebook取用用戶數據的行為也無法可管。另外。
他也提出,像是衛福部推出健康存摺,是在政府規管底下民眾同意使用個人個資,但在不同政府部門間辦理業務時,卻常發生無法互相流通資訊的狀況,這也顯示台灣在資訊數位化下的跨部門流通性很低,未來若要發展智慧生活圈,部門間就必須有系統的整合資訊,繼而才有辦法建立大數據分析導流發展產業價值。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資通傳產業發展困境】當今技術4G、5G差異小 產官學盼政府補助升級促進發展
電信通路變身全方位生活品牌 5G時代提供智慧家庭全服務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