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 ADI)今(21)日發表2021全球失智症報告,報告中估計全球有4100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而未來新檢測及療法的突破,可能導致「診斷需求海嘯」很快來襲。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台灣政府應及早準備,積極強化醫療體系的失智症專業訓練及診斷量能,以因應失智海嘯到來。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失智症是全球十大死因的第七位,因此在2017年時,WHO公告失智症全球行動計畫並訂下目標,半數國家對失智症的診斷率應達到50%。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今年的全球報告上,全球5500萬失智者中有 75% 未被確診,且在中低收入國家此比率更高達90%。報告指,會形成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對失智症缺乏正確認知及刻板印象仍是診斷障礙,且三分之一的臨床醫師認為對失智症無能為力,使診斷成為徒勞。
國際失智症協會執行長Paola Barbarino表示,醫療人員對失智症缺乏正確認知及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阻礙了失智者的早期診斷及獲得幫助,再加上缺乏訓練有素的專家和可用的診斷工具,導致診斷率過低。
對此,賴德仁也表示,非失智症專長的臨床醫師對失智症的敏感度相對較低,呼籲衛福部結合各醫師公會透過專業訓練提升臨床醫師早期發現失智個案的能力,並協助連結資源延緩失智退化。賴德仁指,衛福部於2017年底公告失智症政策綱領2.0,並明訂目標於2020年確診率要超過五成。據今年5月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的辦理情形,相較於2011年的三成確診率,失智者獲得診斷的比率已達54.1%,顯示衛福部設立失智共照中心協助及時診斷及提供專業訓練,並加強民眾失智識能,已成功提升了台灣的失智症確診率。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新冠肺炎影響,在全球失智症報告中,有9成的臨床醫師表示真的受到疫情導致許多診斷延宕或等待就醫。賴德仁也說,在疫情期間,台灣民眾擔心染疫不敢就醫,因而延遲就醫確診的狀況是相似的。而失智症專家們更發現,疫情期間失智者可能因各項服務暫停而出現明顯退化,顯示失智者參與活動的重要性,未來政府應強化失智據點的服務量能及可及性,以延緩失智者的退化。
國際失智症協會表示,未來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加上新檢測及療法的突破,診斷的需求將為醫療系統帶來極大壓力,形成「診斷需求海嘯」的來襲。根據最新報告,有75%的臨床醫師預估將有更多人需要失智症診斷,但目前醫療體系的失智診斷量能尚不足。面對此情況,Paola Barbarino表示,失智者有權利知道自己的診斷,他們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因應,因此呼籲各國政府應把握關鍵時刻,為即將到來的失智症診斷需求海嘯預做規劃。
賴德仁理事長則說,未來20年台灣將增加36萬失智人口,因此呼籲台灣政府應及早準備,積極強化醫療體系的失智症專業訓練及診斷量能,以因應失智海嘯到來。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表示,提升民眾對於失智症的正確認知,是提高確診率的重要一環。每年9月為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發起的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在9月全球有1百多個國家共同宣導失智症。今年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一系列線上活動,邀請全民一起認識失智症十大警訊,更希望透過年輕人喜愛的網紅、舞蹈串連等方式,讓更多年輕朋友關心失智議題,並發揮年輕族群的關鍵力量。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難診斷血癌?打破2成延誤魔咒 台灣成功用AI揪骨髓增生性腫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