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達,有越來越多家庭使用智慧家電,而這些裝置通常是透過物聯網藉由網路來進行訊號的傳輸,雖然這樣真的帶給民眾方便,不過這樣真的安全嗎?
資安與隱私問題
近日國內外都有傳出民眾因為使用AI、物聯網、雲端服務或者智慧家電產生資安疑慮的問題,像是在國外Amazon GO智慧音箱為了更想了解用戶,就被爆會隨時接收用戶的聲音。即使用戶離了音箱5至10公尺,但在這個範圍,用戶的一舉一動還是會被聆聽到,並儲存成大數據,讓民眾在家中的生活無所遁形,嚴重地影響著用戶隱私。
而在台灣也有上述類似的狀況,但比較特別的是,因為台灣只有少數的在地品牌擁有智慧音箱,但中文化設定的通常與大陸的百度、華為、小米、天貓等品牌進行合作,在音箱中的智慧助理都是以中國廠商的AI、雲端為核心的情況下,用戶的在資安問題上將有更大的風險,民眾的日常對話很有可能被當成資訊蒐集。
科技濫用下對用戶的影響
除了上述的資安問題外,由於智慧家電被廣泛運用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像是智慧手錶、智慧電子鎖、智慧監視器等,倘若這些原本能帶給民眾方便的技術被有心人士濫用,那恐怕會嚴重影響用戶的身心安全。
像是在國外,由於治安較不佳,智慧電子鎖、智慧電鈴的運用相當普遍。但卻有媒體曾報導,有民眾表示自己家門的電子鎖每天都會被改密碼又或者電鈴一直響但門外卻沒人,很明顯是有人利用網路遠端遙控家中的智慧家電,嚴重造成他們心理恐懼。
倘若對方手段、行為再偏激一點,那智慧家電很有可能將成為他們行惡的工具,像是運用智慧型手機的定位來追蹤受害者、更改電子鎖密碼軟禁房內的人,又或者透過屋內的攝影鏡頭來進行監控、偷拍等,藉此用來威脅受害者等。以上種種行為都很有可能讓受害者成為了被家暴的目標,畢竟家暴除了身體上的暴力,情緒、精神的折磨也算是一種。
儘管以上兩大類的例子就現在社會案件來看目前還不多,不過也因為有這幾起小例子的出現,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科技創新的同時,如何產品不遭到濫用且能同時保護好所有人,那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否則再好、再方便的工具成為了不法人士傷人的利器,那大不如當時不要發明還比較好。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智慧新生活3】智慧家電襲台多年…台灣智慧家庭遇到了這些困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