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書房】養成彈性習慣 從內在掌握生命主導權 - 匯流新聞網

LIFE

【匯流書房】養成彈性習慣 從內在掌握生命主導權
【匯流書房】養成彈性習慣 從內在掌握生命主導權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可達成率」與「行為動力」成正比,越簡單的事,就越能激起行為動力。美國學習策略達人史蒂芬.蓋斯以此延伸出「彈性習慣」的概念,告訴大家想要有效養成習慣,必須學會持之以恆,每日完成一個小目標,才能一步步邁向遠大結果。

還記得曾經設定過的新目標嗎?為了學好日文,給自己設下「考過日檢N1」的目標;為了培養運動習慣,給自己設下「參加一次全馬」的目標;或是在設定工作目標時,只看到完全達標的那一刻。

但悲劇一再重演,日文只學到五十音又放棄、跑步持續兩週就腿痠、工作目標太過高遠不知從何下手。史蒂芬.蓋斯說:「這都是單一目標惹的禍!」他指出,大家總是以為,「堅持」就是用意志力撐過難關,但凡事起頭難,一定要從簡單的步驟開始。

史蒂芬.蓋斯發起「每天做一下伏地挺身」的挑戰。某天做三十下伏地挺身只是一時興起,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續做一下就是持之以恆。天天持續不中斷,才能養成習慣,這就是「彈性習慣」的中心概念。

「每天執行簡單的小動作,就能養成長久的習慣。這些小動作簡單到令人發笑,因為聽起來真的有點傻,像是畫畫一分鐘、做一下伏地挺身或是清理房間的一角等等。」史蒂芬.蓋斯指出,小習慣外表看似無用,實際上非常強大,因為大多數的目標是終點,但小習慣是起點。當然還可以多做一點,但重點在於,有做總比什麼都沒做要來得好。

史蒂芬.蓋斯強調,「目標」是大家想要完成的事項,或是期待實現的成果,「習慣」是規律的作息或固定的行為模式。想要完成的事項或是期待的成果有很多,包括養成某個習慣。習慣是藉由每天達到相同的目標而養成。比較之後會發現兩者的重疊之處:長期目標是養成習慣,而習慣本身是由每天達成小目標而養成。

他分享,大家可以運用彈性習慣的可變通性,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生活節奏調整步伐。以培養運動習慣為例,可以列出三個水平選項「伏地挺身、跑步、打羽球」,上述每個選項再垂直設定「菁英、進階、迷你」三個程度,如此交互搭配起來就有九個選項,根據當天的身心狀態,選擇不同程度的運動項目。只要完成一項,就算達標。如此,即使每天只前進一點點,也會達到成功的目標。

專家提醒,雖然家人跟朋友能提供外在跟心理上的支持,但也要學回從內在支持自己,而這個力量就來自於習慣。壞習慣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好習慣能陪我們走過艱難的時刻,掌握生命的主導權。更多內容請參閱時報出版「彈性習慣:釋放壓力、克服拖延、輕鬆保持意志力的聰明學習法」。

新聞照來源:Unsplash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