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現代精緻飲食讓蛀牙發生率大幅提升,過去蛀牙治療常見以樹脂把蛀牙補起來,不過受限於材料收縮問題,一旦填補範圍過大,樹脂收縮量也會跟著放大,容易會導致它跟牙齒之間產生縫隙,讓細菌有縫可鑽,形成二度蛀牙的危機。當代牙醫診所醫師賴敏傑指出,現在根管治療根後的牙齒,可以視情況選用3D齒雕作為保護牙齒的贋復物,能夠盡量地保留健康的齒質,看起來也更為美觀。
賴敏傑表示,傳統拿來補牙的樹脂,進行照光聚合時材料會有一定的收縮量,雖然隨著材料的進步,收縮量已經比以前少了許多,不過填補範圍過大就比較難控制收縮量,3D齒雕是一種用於修復牙齒缺損的瓷塊,又被稱作陶瓷嵌體,能夠依照每個牙齒缺損的情況設計,盡可能保留患者的健康齒質。
對病人而言,完成根管治療後最常面臨選擇3D齒雕或是假牙牙套的問題,賴敏傑分析,兩者雖然都是保護牙齒的贋復物,但從本質上來說卻截然不同。傳統假牙牙套多以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為材質,包覆住整個牙冠,牙套與牙齒之間透過黏劑黏著,因此假牙套需要一定的固位性,才能防止假牙鬆脫、側傾、旋轉等狀況發生,由於需要足夠的牙齒長度讓牙套包覆,因此常需要修磨掉較多健康的齒質。
至於3D齒雕是牙醫師修磨完牙齒、印完模型後,請技工所以瓷塊製作一體成型的缺損形狀瓷塊,再透過黏著劑黏合。賴敏傑說,由於3D齒雕與牙齒之間會有一定的化學鍵結,因此能夠減少對固位性的需求,進而降低修磨量。
賴敏傑表示,3D齒雕有點像是積木,陶瓷材料除了硬度與顏色與牙齒較接近,美觀上的表現比較好,X光影像上也有可透性,對於日後的蛀牙檢查有一定的幫助。以現在牙齒保存的觀點來看,盡可能留下健康的齒質是最好選擇,因此3D齒雕可以是一種優先考量的選擇。
另一方面來說,牙齒缺損過大時,牙齒承受咬合力的形式會改變,導致壓力集中在齒質脆弱的部位,進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牙齒崩壞,從裂紋、裂縫、缺角,到整個牙齒斷裂都有可能發生,嚴重時會讓牙齒無法保留。
醫師指出,這樣的情形尤其常見於根管治療過後的牙齒,以及較早期使用銀粉填補過的牙齒,3D齒雕可以透過設計來覆蓋住齒質結構較脆弱的部分,並將咬合力的傳導變成牙齒能夠承受的模式,藉此保護剩餘的齒質。
當然,並非所有案例都適合3D齒雕復型。賴敏傑表示,例如琺瑯質重度缺損的牙齒,由於琺瑯質在齒雕與牙齒間的鍵結扮演了重要角色,若牙齒缺少足夠的琺瑯質,就會考慮其他選項來規劃治療計畫。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有影】牙周病不只是「牙」病! 一口爛牙恐傷心腎、糖尿病還增罹癌風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