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程子奕/台南報導
由台灣環境公義協會主辦,剛圓滿落幕的2020小水力產業發展論壇,今年擴大議程規劃,讓各界有心參與者都能充分交流,同時也吸引更多產業界分享相關技術,讓小水力發電產業可以更具體落地實行,快速邁向台灣第三大再生能源的願景。
發表自循環微型水力發電系統的四季洋圃生物機電總經理楊境界(圖右)表示,台灣每年進口能源需要花費約2兆新台幣,國內的精緻農業更要走向智慧農業,所謂農業5.0就是加入「能源」。以養殖業為例,如果要提升到超高密度養殖,需要大量電力,或是溫室或精緻栽培對抗氣候,也要導入大量能源,包括空調、空置設備都需要電力。
從成本來看,楊境界分析,如果投資發電系統,攤提20年來看,每度電的成本將遠低於台電,競爭力將大幅提升,所以從精緻農業角度,要先解決能源的問題,再來談科技。目前著重發展小水力發電,就是因為太陽能跟風力都是不可靠的基載用電,受到氣候、季節的影響。
「我們很早開始研發自循環發電,不一定要使用河川水路,只要在管路形成上、中、下層的循環,完全不受氣候影響,擺脫被制約、限制的問題。」楊境界表示,小水力發電原本仰賴大自然的河川流量發電,現在只要少許水就能進行密閉循環,等到小水力或是微型水力發電遍地開花時,就能變成國家穩定的基載用電。
如何餵飽全球90億人口,已經是一大難題,因為全球可耕地都在退化中,各國開始面臨糧食災難危機,楊境界說,發電是驅動未來農業的關鍵動力,自主發電之後,台灣以後仰賴能源進口的比例逐步降低,而且降低能源成本之後,包括農業、工業、運輸都能得利,對台灣未來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另外,在日本發展相當成熟,作為提升水壩貯水高度的橡皮壩,其實主要研發及製造業者就在台灣。鑫永銓總經理林季佑(圖左)表示,311大地震之後,日本開始推廣再生能源,目前當地已經有60處以橡皮壩來進行小水力發電,數量持續增加中。
「橡皮壩用途是擋水,可以取代鋼閘門,防洪、擋水、灌溉都能用,現在也能延伸到小水力發電使用,國內目前有數十個場址已經使用,可以成為小水力發電的潛力位置。」林季佑說,台日環境相近,認為橡皮壩有機會在國內協助小水力產業發展。
橡皮壩能將水位從1公尺抬高到6公尺,創造相當大的位能,結合小水力發電機組,協助創造更多再生能源。林季佑分享,目前日本橡皮壩高達8成都是使用台灣產品,現在加入台灣小水力發電產業鏈,希望對再生能源發展盡一份心力,尤其國內難以再開發大型水庫,只要在現有的河川及圳路中,藉由橡皮壩形成一個小水庫,就能達到綠能發電效益。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有影】台電加入小水力發電行列 民間虹吸水力發電技術更具效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