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提起瑞典,你會想到什麼?諾貝爾獎?ABBA合唱團?龍紋身的女孩、千禧年三部曲?IKEA家具?平價服飾H&M? Spotify和Skype?人人稱羨的社會福利制度與勞動條件?其實瑞典兩百年還是前歐洲最窮國家,如今成就舉世驚豔的幸福進步,一切都是因為瑞典人為了實踐理想生活,累積了種種完美與不完美。
現居瑞典的作家辜泳秝表示,別以為北歐人福利好就作為少,其實瑞典人不斷求新求變「也許我們已經做得比大多數人更好了,但總還有進步空間。」談起瑞典的發展成就時,瑞典人多半會這樣總結。對自身成果自豪但永不自滿的態度,使這個社會積極向上,因而在政策制定、新創能力、綠能技術等方面領先各國,給世界帶來許多新的刺激與想法。
關於瑞典人對「幸福人生,全體同享」的共識,勇於落實諸多前衛概念的獨特思維,辜泳秝分享旅居瑞典多年的心得,爬梳歷史脈絡,透過生活與職場的第一手觀察.從社會制度、價值觀、教育等面向切入,描繪這個福利國度的性格,為台灣追求理想社會的進程提供思索空間。
辜泳秝指出,世代正義是個近年來在台灣備受討論的概念,在討論環境議題、經濟議題、人口議題時,往往會提到這個名詞。若簡單的理解這個詞,「世代正義」就是人們對於資源分配的正義產生了跨世代的關懷。
「給他一條魚,不如給他一根釣竿」這個概念,強調培養受教育的「自生」能力重要。瑞典人將這個概念套用在教育下一代身上,培養創新自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給予年輕人充裕的空間與資源發揮,讓他們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是瑞典落實「世代正義」的方式。
瑞典小孩從一歲起就可以開始到托兒所就學,辜泳秝表示,這個措施不但讓父母親能夠很快地重回職場,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社會化。政府規定,每天至少三小時或一週至少十五個鐘頭,孩子必須離開家庭舒適圈,到托兒所去跟其他孩子與成人互動交流。
瑞典教育也重視國際觀,成為一個國際人是未來世代非常重要的「技能」。因為環境和眾多其他問題不再受國界所限,能夠立足在地,放眼全球的世界公民,才有能力解決未來世界的問題。更多內容請參閱商周出版「瑞典模式︰你不知道的瑞典社會,幸福的15種日常」。
新聞照來源: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