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肉鬆可百搭許多食材,是家家戶戶最常見的佐料。消基會今 (11) 日公布「肉酥、肉絨、肉乾、肉鬆」產品檢驗結果,其中有3件肉鬆產品不含動物油成分,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肉鬆不屬應施檢項目,雖這次檢驗未造成食安疑慮,但對於肉絨、肉酥應有更嚴謹的定義規範,此外標示是否加註詳細成分,如此才能避免部分民眾產生過敏反應。
消基會今年6月於雙北地區肉製品專賣店、農會超市、連鎖早餐店購得肉酥、肉鬆類樣品14件;肉絨、肉脯、肉絲類5件;肉乾類3件以及素肉鬆3件,共計25件,並依據國家標準CNS 15144品質規範,檢測粗蛋白及澱粉含量。其中發現,4件肉鬆、1件肉絨粗蛋白不符國家標準,另4件肉鬆中有3件澱粉含量高於10%,也不符合規定,更有3件肉鬆居然沒有動物油的成分。
消基會表示,台灣目前CNS 15144只對肉鬆及肉絨的成分比例訂定規範,也非強制性,現行建議規範包括肉鬆粗蛋白應大於28%、肉絨大於31%;肉鬆澱粉含量小於10%、肉絨小於5%。在國內歷經多次食品攙偽事件後,建議應仿效美國等地施行「食品身分標準」制度,將食品的成分、比例、配方及生產方式等,以制定法律的方式強制定義,符合各項標準者,才可用該食品名稱上市販售。
游開雄說,像市售肉鬆幾乎都含有麵粉或豌豆粉,若對豆類過敏的消費者,一旦不知情吃下肚,可能引發過敏症狀,這次有7件樣品標示添加麵粉或豌豆粉,其中5件有過敏原標示內含豆類、小麥製品,另2件為散裝食品,未標示含豆類或小麥過敏原,目前國內食品過敏原標示項目中,「大豆」屬於「食品過敏原標示的建議事項」,因此,建議對豆類過敏、體質敏感的民眾要詳細檢視標示資訊。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油種測試可更加了解肉品內容,但聖瑪莉、益堂烘焙房、麥味登的肉鬆麵包都沒有測到動物油成分,肉鬆可能非肉品原料製成,恐有欺騙的嫌疑,此外,肉鬆粗蛋白低於國家標準,業者可能添加澱粉或是其他添加物,藉此增加口感、降低成本。
消基會呼籲,政府應仿效美國「食品身分」制度,強化標示功能。尤其產品中若有含過敏原的物質,都應該詳實標示,而乾燥肉品的製作過程中,都有可能添加麵粉或豆粉,因此體質較敏感的民眾應謹慎選購。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黃興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