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現「百日咳」家庭群聚!疾管署今(1)日公布上週新增2例本土百日咳個案,為3月20日確診的高雄一名2個月大女嬰的同住家人,女嬰發病時尚未達五合一疫苗接種年齡,而新增個案正是其媽媽、外曾祖母,確定為一起南部家庭群聚。而今年國內百日咳病例已寫下6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該名女嬰的媽媽及外曾祖母兩人,日前是因為匡列為接觸者而進行採檢,結果陽性確診,這也是今年第4起的家庭群聚。目前三人均已服藥治療,女嬰也已經出院,整起群聚事件目前共匡列接觸者99人(含此次2名新增個案),預計監測至4月22日。
疾管署統計,今年國內百日咳個案已累計有11例,5例在高雄、5例在桃園,1例散發案例在新北市,均為本土病例,包括4起家庭群聚(共10例),為2020年後同期新高。而國際的百日咳疫情同樣嚴峻,疾管署掌握,日本今年已有超過3500例,為當地2018年來最高,另外,中國、越南、韓國、美國去年疫情亦暴增。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該名女嬰於3月初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因症狀未改善且伴隨嘔吐及哮喘等情形,多次就醫,於3月中旬懷疑為百日咳收治住院,經通報採檢後於3月20日確診,經治療改善已於3月23日出院,同住家人7名,其中案母及案外曾祖母採檢後於3月28日研判確診為此次新增個案,其餘5人已進行評估投藥。
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宗翰指出,女嬰本身沒有潛在病史,6次就醫後才被通報,而依目前三名個案的發病時間綜合評估,外曾祖母有可能是最早來源,因為其1月初開始有咳嗽症狀,期間曾7次就醫,但症狀難以馬上被懷疑為百日咳。媽媽則是3月中旬有咳嗽症狀,未就醫。
羅一鈞提醒,這一波百日咳疫情飆升主要原因可能是新冠疫情後的報復性旅遊潮、加上新冠疫情期間有不少國家疏於打疫苗所致,今年頭三個月,每個月都有病例出現,由於接下來還有清明連假,加上國外疫情同樣增加,必須提醒民眾,百日咳罹病風險以6個月以下嬰兒最高,嚴重可能導致肺炎、腦炎,未接種疫苗的嬰兒一旦罹患百日咳,致死率約1至3%。目前國內提供疫苗接種5劑,時程分別於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以及18個月時各接種一劑五合一疫苗,另滿5歲至入國小前追加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呼籲家長務必帶嬰幼兒按時接種。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裕毛屋「米油」爆致癌汙染物超標! 聯馥食品「乾酪」也大腸桿菌違規
僅1、2名醫師還在開… 37項治感冒、保肝指示用藥最快明年退健保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今年首見!7旬男呼吸困難、頻跌倒… 染「流腦」住院兩週就喪命
- 2025-02-04
- 陳 鈞凱
今年首例!30多歲女「頭痛、發燒」竟染瘧疾 剛從肯亞來台
- 2025-01-24
- 陳 鈞凱
腸病毒疫情創高峰、狼師案再掀怒火 洪婉臻連提兩大要求
- 2024-12-03
- 邱 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