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未爆彈? 疾管署:3縣市病媒蚊指數「異常高」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登革熱未爆彈? 疾管署:3縣市病媒蚊指數「異常高」

登革熱未爆彈? 疾管署:3縣市病媒蚊指數「異常高」 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登革熱已經連續三週沒有新增病例了,但疾管署卻發現新警訊!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28)日表示,疾管署持續監測顯示,台南市、高雄市以及屏東縣三縣市的病媒蚊指數,出現「較正常為高」的警訊,由於近期強降雨加上高溫,疾管署擔心疫情仍有一觸即發的可能性。

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上週(5月21日至5月27日)無新增登革熱本土病例,今年截至5月27日,全台已累計164例本土病例,主要為去年疫情延續,累計病例分布:高雄市135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及嘉義縣1例,並累計有2例重症病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另上週國內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印尼(4例)、新加坡及疫調中(各1例),今年累計92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2020年至2023年同期(介於2到52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45例為多,其次為馬來西亞17例及馬爾地夫9例,境外移入風險持續,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時,落實防蚊措施,返國後如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

曾淑慧說,儘管國內已連續三週沒有看到新增個案,但疾管署持續針對台南市、高雄市以及屏東縣三縣市監控病媒蚊指數,卻發現近期有偏高現象,跟之前比起來為高,加上高溫、降雨等不利因素, 疾管署仍擔心疫情後續發展。目前疾管署監測當社區誘卵桶陽性率大於或等於60%,或布氏級數達3級以上,即視為高風險。

尤其,疾管署監測鄰近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較去年同期嚴峻,且持續有境外移入病例發生,,由於登革熱潛伏期為3至14天,疾管署強調,國人往往在國外遭感染後回國才發病,回到社區後才發病的民眾若受到斑蚊的叮咬,斑蚊經8至12天後將具有傳染登革熱病毒的能力,增加本土病例發生的風險。

疾管署提醒,民眾回國後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時請落實防蚊措施並儘速就醫,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以利正確診斷及治療;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清除孳生源是預防登革熱的根本方法,任何會積水的物品都可能孳生病媒蚊,請民眾主動整頓家戶內外環境,避免堆置戶外的物品於雨後形成孳生源,同時落實「巡、倒、清、刷」,經常巡查家戶內外是否有積水容器,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腸病毒就診大減15% 北部爆重症!6歲男童「急性無力肢體麻痺」慘住院

罕病上身只差一週就回診 她「眼黑一片!」視力瞬剩0.1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