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更要「孕」動!台灣人固有的傳統思維當中,總是希望孕婦們要多休息、少走樓梯等,這樣的觀念該改了,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關哲彥提醒,一旦孕產婦的靜態生活比例上升,再加上懷孕期間的飲食習慣如果沒有跟著調整,長期的熱量盈餘之下,就會導致孕產婦體重增加過多的風險。
根據統計,全球肥胖人口的比例逐漸上升,特別女性增加比例是大於男性。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2022年刊登一篇研究論文,更直指構成高危險妊娠的黃金三角就是:肥胖、發炎反應、胰島素阻抗,三者互為因果關係,從肥胖會衍生出非常多的孕期併發症。
本身擁有10多年重量訓練經驗的關哲彥,長期致力於推廣「孕」動,他表示,有鑑於此,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早在2015年就提出針對在孕期間以及產後的身體活動建議,並且在2020年時重新審定修改過,凸顯運動對於孕產婦的益處。
關哲彥說,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孕產婦需要面臨的狀況,包含了身體重心轉移以及因為逐漸變大的子宮及胎兒造成姿勢的改變,最需要調整的就是骨盆過度前傾造成的相關問題,如果可以在懷孕前就開始接觸重量訓練,對於整個孕期會有很明顯的助益,可藉由正確的呼吸法建立腹內壓,了解如何啟動核心肌群,維持骨盆中立位置,改善孕期骨盆前傾導致的腰痠背痛。
關哲彥指出,一旦有了腹內壓作為訓練基礎,可以更進階的開始重量訓練鍛鍊軀幹及四肢的肌群,讓孕產婦整個孕期更加的輕鬆自在,在產後身體恢復也會較為快速。
關哲彥說,孕婦如果可以有規律的運動,對於整個孕期是有很大的助益,不僅能增加心肺能力及強化肌肉外,對於生產時所需要的體力,也可以提前預作準備,產後也能較易恢復體態,而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也明確指出,運動不會增加早產風險,也不會增加流產的風險,甚至可以降低產中及產後憂鬱的發生。
不過,要注意的是!關哲彥強調,還是需要經由婦產科醫師評估沒有禁忌症之後,排除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嚴重子癲前症、產婦本身心肺功能異常、早期破水、子宮頸閉鎖不全、持續陰道出血等,再開始運動才會是一個比較適當的選擇。同時也要避免高速度、高強度的動作,避免肢體碰撞、彈跳、不熟悉的動作型態,更要注意運動環境,避免過熱導致脫水的情形,且在運動過程中不要閉氣用力以及做到力竭的情形。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骨折發生率亞洲第一 全台「一族群」最危險!死亡率還比罹癌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