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0歲的丁小姐長達三個月,生理期血流不止,造成頭暈、沒力氣,就醫檢查發現血紅素只剩下7(正常數值是12),雖然一連串檢查沒任何問題,但醫師十分警覺,得知她沒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後,建議她進一步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想到意外發現是子宮頸原位腺癌合併高度子宮頸鱗狀上皮病變。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邵芷萱表示,丁小姐一開始就醫時,先進行內診,確認子宮頸無異狀後,陸續做了超音波檢查、子宮頸、內膜搔刮的手術,皆無任何問題,但因為沒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為進一步確認病灶,建議她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這才找到原因。
考量丁小姐的年齡已近更年期,邵芷萱說,醫療團隊建議先進行子宮頸錐狀切除確認侵犯深度,後續再接受腹腔鏡全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將子宮、卵巢、輸卵管拿掉避免惡化、復發及轉移的危險,預後狀況良好,術後追蹤至今無復發跡象。
子宮頸原位腺癌是中年女性不可忽視的頭號殺手,根據統計,主要原因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侵犯子宮頸,使得正常細胞產生癌變,由於屬於第零期的子宮頸癌,癌細胞還在表面,臨床症狀除不正常出血外,無其他跡象可循,必須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才能發現。
邵芷萱表示,子宮頸鱗狀上皮癌進展過程緩慢,但腺癌往往發展快速,有可能突然轉移至卵巢或是其他器官,包括早婚、年輕發生性行為、有多重性伴侶者,皆為高風險族群。台灣子宮頸癌預防政策在民國84年就開始鼓勵婦女接受子宮頸癌篩檢,且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免費一次的抹片檢查,以及提供自費的薄層子宮頸抹片、人類乳突病毒篩檢及HPV疫苗。
邵芷萱強調,子宮頸原位腺癌的治療方式以年齡及症狀為主要評估,先做子宮頸圓錐狀切片手術,把子宮頸的外口以及上皮組織切除後追蹤,讓醫師判定其中有無侵犯性的子宮頸癌細胞;接著依病理報告侵犯深度及病患年紀,決定是否適合保留子宮或是子宮切除手術的範圍,若為生育而需要保留子宮,組織中的癌細胞也只有5成的機率會再復發,需要密切追蹤,屆時完成生育後再考慮進行後續治療。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心律不整急救藥恐缺藥3個月! 食藥署:「多家已點頭」願專案進口
全台首隻安寧病房駐點治療犬在北榮! 「 歐巴」會為病人鞠躬送行暖哭旁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