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好不容易才挺過這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風暴,但下一場更嚴重、甚至無藥可用的「沉默疫情」爆發卻可能迫在眉睫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破天荒近期連袂向健保署遞交「抗菌藥物使用暨抗藥性照護品質提升計畫」建言書,就因為看到今年醫學中心加護病房病人病原體檢驗報告中,部分細菌抗藥性比例高過8成,若不解決,恐退回無藥可用的醫療黑暗時代。
台灣正面臨抗藥性細菌持續攀升的警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兩大學會今(13)日就正式提出警告,如果政府再不「給藥」、「給人」,放任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延燒,推估2050年台灣每5人就將有1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強調,抗藥性細菌一直在增加,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又增加更多,但抗藥性問題過去卻鮮少見諸於媒體的討論,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6月就示警這一場「沈默疫情」(silent pandemic)的威脅性,恐帶來醫療的黑暗時代,不解決的話 ,勢必陷入無藥可用的地步,回到沒有抗生素之前的年代。
新冠疫情為什麼加劇了抗藥性細菌的發生?王復德點出關鍵,因為面對發燒的病人,醫療人員難早期根本難以判斷是COVID-19還是細菌感染,研究就顯示,有將近72%的COVID-19住院患者接受了抗菌藥物治療,但事實上COVID-19住院患者當中僅有7到8%、加護病房(ICU)患者僅有14%有細菌或真菌合併感染。
王復德說,除了未合理使用抗生素之外,新冠肺炎大流行初期,部分醫療機構短時間內大量收治重症患者,超越醫療備載能量,醫護人力吃緊,甚至防護措施不足,難以隔離感染抗藥性細菌患者,也無法針對來自護理之家等抗藥性高風險病患事先篩檢,「缺人」也加速了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影響所及,雖然台灣算是成功守下這一波本土新冠疫情,但疾管署的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系統(THAS) 2022年第二季監測報告卻顯示,在台灣醫學中心加護病房對碳青黴烯類具抗藥性之綠膿桿菌(CRPA)比率,相較前一年抗藥性增幅為3.5%;區域醫院稍高,抗藥性增幅為4.9%。
第一線沒人還「缺藥」,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近年來通過食藥署審查核准的抗生素新藥僅有3個,不到國外市場的3成;連舊藥都不穩,國內有4成醫師反映抗生素供給不穩定,其中93.8%的醫師被迫改變抗生素療程,使用更廣效或多種抗生素,甚至被迫考慮使用副作用較高的藥物,以拯救病人生命。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張峰義則是用「錢少事多,有功無賞,打破要賠」來形容國內感染科醫師面臨的困境,工作包山包海,從門診、院內感染控制到抗生素管理都要做,但後面兩項非健保支付項目,無法為醫院賺錢,做得好被認為理所當然,做不好會被罵,導致感染症專科醫師報考人數逐年下滑,去年僅剩約20位,在每年平均退休29人、新血卻補不到20人下,嚴重鬧人才荒。
兩大學會就提出應對方案,希望政府重視感染科缺藥及缺人的病房現況。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祕書長黃建賢說,其中「抗生素整合照護計畫」就是希望先能以抗菌藥物使用暨抗藥性照護品質提升量表,導入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計畫,針對需使用管制性抗微生物製劑的重症患者,像是敗血症等,進行完整的個人化感染管理。同時,將醫師執行量表評估,納入作為健保支付項目,才有助解決人才荒,建構優質感染症防治防疫體系。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才講谷底、疫情卻連5天上升! 今增17118例「疫情爬升7%」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