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腦動脈瘤有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在未破裂前,幾乎無明顯症狀,除非透過高階健康檢查發現,否則很難被診斷出來。今年62歲的張先生,就是年初自費接受高階健檢,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掃描意外發現有顆大小約0.9公分、尚未破裂的左側中大腦動脈瘤,趕緊手術完整夾除,未發生併發症,這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衛福部歷年來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都在第2到第4位,平均每年要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其中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正是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元凶之一。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表示,腦動脈瘤是因長期受到血流不平均的壓力,造成動脈血管鼓出一個囊泡,形成血管瘤;成因多來自於先天性血管異常、動脈硬化或高血壓所致,95%無症狀,常常在健康檢查時經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才被發現。
囊泡越大,血管壁就越薄,也越容易破裂!研究數據顯示,當瘤體介於0.7至1.2公分,5年破裂率可達2.6%;大於1.2公分,5年破裂率可達14.5%;大於2.5公分時,5年破裂率則高達40%。
徐賢達強調,正因為腦動脈瘤在未破裂前幾乎無明顯症狀,建議有家族病史者、動脈硬化症狀者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良的三高患者等3類人,應定期做腦血管健檢。尤其,若常有頭痛症狀者,務必前往就醫,及早揪出潛在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主要治療方式有「開顱夾除」及「動脈瘤栓塞」兩種手術。徐賢達表示,因中大腦動脈動脈瘤屬於寬頸瘤,若選擇動脈瘤栓塞治療,線圈容易從動脈瘤頸溢出至血管內導致中風,須仔細評估;開顱夾除則屬於精密困難手術,須仰賴經驗豐富的醫師加上良好團隊合作及高端設備,成功率才相對會提高。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