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瘋路跑「自不量力」? 每年75%跑者受傷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台灣人瘋路跑「自不量力」? 每年75%跑者受傷
台灣人瘋路跑「自不量力」? 每年75%跑者受傷

▲過度跑步超過身體負荷,常導致運動傷害。(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慢跑運動近年在台灣風行,每一年大大小小的路跑賽事至少6、700場跑不掉,但國內醫師警告,對於平時有持續運動的人來說,長距離的馬拉松路跑仍是個不小的負擔,更何況不少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常心血來潮報名,不了解自己體能極限,過度跑步導致運動傷害,有統計指出,每年有高達75%的跑者受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謝明憲提醒,路跑雖然上手容易,無須高難度技巧,然而跑步時所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平時行走時的2.5至3倍,平時沒有常態性訓練的新手常因下肢肌力不足或不平衡,肌肉及關節超出負荷,導致跑步時出現腳痛、膝蓋痛等問題。

臨床觀察,路跑常見受傷部位包括:膝關節、小腿、足踝、大腿,主要多是肌肉拉傷、扭傷、肌腱炎、骨膜發炎,進而出現跑者膝、阿基里斯腱炎、足底筋膜炎、足踝扭傷、肌肉拉傷、腸脛束發炎、梨狀肌發炎、壓力性骨折等。

路跑可能造成傷害的原因,謝明憲指出,主要是路跑強度、頻率、時間過度、下肢或軀幹等承重關節結構不良、相關軟組織柔軟度太鬆或不足、肌力不足或不平衡、跑步姿勢不良、路面狀況不佳、跑鞋不佳等。而要成為一個跑者,基本條件得要體能佳、下肢排列正常。

謝明憲建議,初期得先鍛鍊下肢肌力、柔軟度和協調性,增加肢體負荷強度;如果有扁平足、膝關節內翻、骨盆或腰椎歪斜等下肢關節排列的問題,也會使跑步的局部負荷加重,造成發炎疼痛,最好請中醫傷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加以調整,否則路跑只宜量力而為。

另外,研究指出,跑步步伐與運動所受的傷害息息相關。謝明憲強調,跑步步伐越大,若以腳跟著地,膝關節所受的負擔越大,因此跑步時應保持膝關節微微彎曲,以腳掌中間部分著地,同時步伐適度以減低跑步時膝關節的負擔,正確的跑步動作與合適的跑鞋很重要,跑者應注意跑鞋的磨損情形以了解自己跑步時著地的動作是否正確,再訂製鞋墊矯正或改變跑步姿勢。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