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魚含重金屬不要吃?食藥署:均衡攝取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大型魚含重金屬不要吃?食藥署:均衡攝取
  • 字級
大型魚含重金屬不要吃?食藥署:均衡攝取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匯流新聞網先前曾做過一系列的有關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傷害與危機,但其實「塑膠」造成的汙染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近來有不少民眾擔心吃大多大型魚類,恐因為其體內累積的重金屬濃度過高讓人生病,不過食藥署提醒,不必過於恐慌,只要遵守正確的攝取漁產品原則,就可以降低吃進重金屬的風險。

▾系列報導▾
匯流新聞網:〈海洋廢棄物與海龜之間的戰爭〉
匯流新聞網:〈塑膠柔珠吃多少?〉
匯流新聞網:〈沒有塑膠袋,我們會如何?〉

全球海域污染問題嚴重,幾乎所有的漁產品都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屬(鉛、鎘、甲基汞等),由於生長於受汙染的水域,吃了受汙染的水藻、浮游生物,大魚再吃掉小魚,因此食物鏈上層的鮪魚、旗魚、鮭魚等魚類,汞含量會比小魚來得多,其中又以魚皮、內臟、脂肪最容易累積。不過食藥署也提醒民眾不必太過恐慌,均衡攝食各類魚產品,並且不過量就不必過於擔憂。

食藥署特別提醒,像是嬰兒或是懷孕/授乳的婦女等族群,可能會對部分重金屬的危害較敏感;住在漁村地區的居民,也屬於高暴露風險族群,最好減少食用大型魚類,並適當攝取其他小型魚種,分散風險;喜愛魚類的民眾也應該注意不要偏愛某種大型魚類,均衡攝取。

根據衛福部制定的「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中,鯨、鯊、旗、鮪魚、油魚等五種食物鏈上層魚類,甲基汞容許值為2ppm,鱈魚、鯛魚比目魚等則為1ppm,其他魚類、貝類、頭足類、甲殼類為0.5ppm。

20161214-NCC通過本國自製節目相關辦法 鼓勵業者
食物鏈管理方面,我國以建立環保、農政及衛生機關的聯繫機制,無論從源頭環境/農地/養殖水體或者後端(市場)產品抽驗發現濃度偏高就會透過聯繫機制進行通報、追查汙染來源進行改善。許多人是單純喜歡吃魚類,但也有不少人是因為相信鮪魚、旗魚的脂肪酸、DNA等對人體有益,但因為人體只能負擔一定的脂肪酸,過多的則會排出體外,因此還是要適當、均衡攝取。
目前我國對漁產品衛生安全的管理主要分成「自農場到餐桌之食物鏈管理」以及「訂定管制標準」等兩類。

至於管制標準,則是將較具有危害性的甲基汞、鉛、鎘等重金屬,訂有限量規範、列入監視,依據天然漁產品中重金屬含量背景值、國人漁產品之攝食量以及是否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毒性評估參數進行評估,選擇符合衛生標準之漁產品、具生產履歷或信譽良好業者所販售之產品,只要在正常、均衡攝食的情況下都可以安心食用。

提醒各位讀者,近年來因為捕撈技術進步,深海魚、大型魚類也成為人類捕撈及食用的對象,從生態保育的角度來看,大型魚類屬於食物鏈上層,族群相對較少,本不該過量食用;至於營養問題,湧升海洋集團總經理徐承堉建議,選擇魚種時最好選擇食物鏈較底層、族群量較多的魚類,「同樣的錢去吃一小塊鮪魚或旗魚,和吃便宜但量較多的秋刀魚,獲得的營養可能一樣多。」除了降低攝取過多重金屬的風險之外,也能兼顧環境的永續發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