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李彥瑾綜合報導
市面上消炎止痛成藥隨手可得,不少人會在出現一般疼痛(如頭痛、牙痛、經痛、肌肉酸痛等)時,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痛藥服用。不過,國內一名50歲家庭主婦常年有下背痛困擾,經常吃成藥來止痛,經年累月下來,竟被診斷出有胃部潰瘍狀況。醫師提醒,部分止痛藥成分會傷害腸胃黏膜,建議民眾最好別長期吃、吃太多,以免影響健康。
據報導,此個案常習慣吃止痛藥,尤其近幾個月來因疼痛嚴重,有時甚至一天吞2、3顆,後來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狀況才前往就醫。經胃鏡檢查後發現,該名婦人胃部有4、5處潰瘍,研判是吃太多止痛藥所造成。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發生原因包括幽門桿菌感染、藥物副作用,而情緒、壓力也會引起胃酸增加,助長潰瘍發生。他表示,婦人沒有胃疾病史,但經常服用非類固醇成分的止痛藥,使得胃部黏膜遭到破壞,加上胃酸侵蝕,傷及胃黏膜下層形成胃潰瘍。
醫師表示,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成分會傷害腸胃黏膜,若長期、過量服用,恐怕會增加胃出血、胃穿孔風險,提醒民眾出現疼痛症狀,還是要就醫處理,經醫師診斷再給藥,最好不要擅自服用止痛藥,以免引發胃疾等副作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CNEWS 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