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軒/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內視鏡科助理教授、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理事長
隨著科技的進步,影像系統運用在醫學檢查的領域越來越多。經過20年的發展,舉凡人體的管腔檢查都變成用影像系統處理了,例如胃鏡、大腸鏡、喉鏡、膀胱鏡等都是這樣子的概念。 然而回到婦科的子宮檢查,常常還停留在超音波的階段。
我舉個例子,一個民眾患胃出血,到腸胃科檢查,醫生一定會排胃鏡看看是否有胃潰瘍。大便出血、解血便,醫師會安排大腸鏡看看出血的源頭為何?這是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與接受的。然而不正常非月經時期來的子宮出血,您去看醫生,有幾個醫師幫您安排子宮鏡?
目前幾乎都還停留在超音波檢查的階段,更落伍的還在用子宮內膜刮搔術來當作檢查的工具。這些做法跟整個趨勢相違背。 其實運用子宮鏡的檢查,藉著影像系統進入子宮腔,可以很清楚直接地看到病灶,不需要再靠聲波來探測,重組聲波產生的間接影像,因為聲波產生的重組影像一定比直接用攝影機進去看差非常多。就好比隔著毛玻璃看外面的人您只能看到一個概括的輪廓無法看到清楚的五官,可是如果是一般的攝影機,就能清楚地看到其五官輪廓。所以若您有異常的子宮出血,子宮鏡檢查會比傳統的超音波或刮搔術更能精準掌握子宮腔的狀況。而且以現今的科學發展,檢查式的子宮鏡已經微小化到前端鏡頭只有直徑3公釐,比大腸鏡、胃鏡的鏡頭小1/5,比陰道超音波檢查探頭小1/8,因此疼痛感低,不需要麻醉,在門診檢查室做檢查即可。
子宮鏡檢查對婦科的診斷與治療影響非常大,醫師已經不需要再用經驗法則來處理異常出血,也就是說醫師不用照過去的經驗,用最常見造成出血的原因來治療患者。可以直接按照子宮鏡檢查的結果,看到病灶,直接量身定做治療計畫,這會比經驗法則的治療精準許多,這也是目前最夯的精準醫學的完美詮釋。 所以子宮鏡怎麼進行呢?醫師會經陰道,伸入一個直徑3mm的攝影機進入子宮腔,一般的子宮腔像是一個沒有充氣的氣球,若要看到氣球的內壁,醫師必須把子宮腔灌水,就像灌水球一樣把子宮腔撐起來,這樣子才能清楚的把子宮壁看清楚。所以做完子宮鏡的民眾會覺得有水從陰道流出來,這是正常的現象。
所以民眾如果要做子宮鏡需要知道這幾件事情: 1. 子宮鏡是目前最精準的子宮腔檢查,直接看到子宮腔病灶。 2. 探頭非常微小,因此不用麻醉,可避免麻醉的危險。 3. 整個門診檢查只要5分鐘即可,不用進開刀房,不用住院。 4. 醫師會灌水入子宮腔內,因此出門前要帶衛生棉去檢查,不然檢查完就回家,還沒離開醫院內褲就會濕掉喔! 5. 身為新一代的婦女,若有異常的子宮出血,記得跟醫生討論是否需做子宮鏡,才沒有落伍喔!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