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謠言:食用油多為化學油?!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破解謠言:食用油多為化學油?!
  • 字級
破解謠言:食用油多為化學油?!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少筠/綜合報導

日前網友在臉書貼出一則流傳於LINE的消息,宣稱市面上販售的食用油多為「化學油」,致使我國心血管疾病例數不減反增。對此,食藥署今(10)日出面闢謠:食用油脂並非以化學合成,國際亦無將經加工程序煉製而成的油稱為化學油。

食用油脂是從含油量較高的動物或植物組織中,經加工程序煉製而成,以確保油脂在貯藏期間的穩定性、安定性。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提煉須經過「油脂抽取」及「油脂精製」兩步驟:

(1) 油脂抽取
一般食用植物油之抽取方法有兩種:一為「壓榨法」,將原料經精選、清洗、浸潤、去皮、破碎、加熱後,以壓榨機直接壓榨使油脂流出;一為「萃取法」,將原料組織碎成片狀,蒸煮加熱後,以熱的溶劑進行萃取。「萃取法」的效率較高,提煉出來的油脂較為完整,依法可以「己烷」作為油脂萃取的溶劑,溶劑溶出油脂後,再加熱使溶劑揮發。食藥署訂有「加工助劑衛生標準」,規範食用油脂萃取之溶劑及其殘留量;凡符合食安法及其相關規定產製的油品,即可安心食用。

20170312a01a01

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蔡蘊明指出,通常果實類的椰子、橄欖會用壓榨法,果粒或種子則普遍使用溶劑萃取。經油脂抽取製成的「粗油」(或稱「毛油」)含有少量維他命、膽固醇、色料、氧化物和金屬等,若未經「精製」步驟,很難直接使用。

(2) 油脂精製
僅經過壓榨或萃取流程所取得的粗製油脂,外觀較為混濁、色澤較深,也會有特定或不良氣味、口感及。油脂中所含的懸浮物、不純物、游離脂肪酸、色素及不良氣味的醛、酮等,會加速油脂氧化反應,降低品質,產生油耗味。因此須經精煉(refining)、脫色(bleaching)、脫臭(deodorization)等步驟,增加食用油脂安定性及保存性。另外,市售產品也會添加維生素E防止油脂氧化。

國泰醫院內湖分院營養師張斯蘭強調,每種油在正常使用及不過量攝取的情況下,對人體都不會有傷害,而食用的關鍵在於:針對不同的烹調方式,取用不同的油品。她舉例,飽和脂肪酸(如:魚油以外的動物性油脂、梛子油、棕櫊油)適合油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苦茶油、花生油)適合涼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大豆沙拉油、葡萄籽油、葵花油、魚油)適合熱炒。

食藥署也提醒,空氣中的氧氣、水分、光線都可能導致油脂氧化,因此民眾購買食用油品應考量用量、適量購買,並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儘早食用完畢。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無油飲食反增胖 聰明吃油顧健康
【匯流新聞】「奶油」或「脂肪」? 7月起正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